第六十五章大战过后(二)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清楚。
    早春的夜晚,仍是非常的寒冷。侯大勇取过孟殊送来的南征情况,随手翻了几页,顿时被吸引住了,孟殊不愧为读书人,把南征战事写得全面而重点突出,即有全局,又有局部战斗,还按照侯大勇要求着重写了赵匡胤指挥地两场战斗。
    淮南激战的一幕幕,从纸中跃然而出。
    南征之战从显德二年八月底就开始了,至今已有七个多月了,宰臣李穀率领南征军在正阳关、山口镇和上窑先后击破了唐兵,战事在开始阶段颇为顺利,只是在攻打寿州之时,就遇到了麻烦。李穀大军在寿州城下苦战六月有余,损兵折将。却没有丝毫进展。
    寿州唐将刘仁赡是南唐名将,带兵甚有法度,深得官兵拥戴。刘仁赡为人耿直,不会吹须拍马,更为恶劣的是不会填词,深为唐主李璟所恶,尽管刘仁赡在唐军中威望很高,还是被贬到寿州。李璟的无心之举。对周兵却是个恶梦。刘仁赡带着满腹牢骚来到了寿州,不满归不满,作为军人地刘仁赡嗅觉十分灵敏,他料定周兵迟早会对唐境发起进攻,周军兵精将勇,唐军野战定不是对手,因此,寿州很早就开始做防守的准备。训练了城中军士和百姓,加固了城墙,备齐了粮草。
    显德三年正月初三,柴荣见久攻寿州不下,无法打破僵局。不顾劝阻,第二次御驾亲征,由向训代理东京留守,端明殿学士王朴副之。命韩通为京师内外都巡检。负责维护东京地方治安。
    柴荣亲征之时,李璟也派定远军节度使、神武军统帅刘彦贞率大军来援。
    南征大军久攻寿州不下,士气颇为低落,李穀此时又犯了一个大错误,他见刘彦贞水陆并进,逼进寿州,军威甚盛,为了防止刘彦贞所率唐军从水路进攻。断了周军退路,李穀下令南征军从浮桥退回淮河北岸,退守到淮河北岸正阳,不战而把无数军士生命换来的桥头堡放弃了。柴荣被李穀此举气得哭笑不得,他夺去李穀兵权,并连降数职,命他管理寿州府地方事务,安抚战地百姓。为大军提供粮草。以将功补过。
    幸运的是,唐军新任地北面行营都部署刘彦贞也是一个笨蛋。他不听刘仁赡的意见,坚持不毁掉浮桥,他要利用这座浮桥渡过淮河消灭周军。刘仁赡见主帅不识时务、固执己见,只能长叹着回到寿州,他对周军的战斗力了解颇深,知道刘彦贞此战必败,回到寿州后命令全城动员,再次加固城防,以抗击周军更为猛烈的进攻。
    刘彦贞沿淮河扎下营寨,他使用了一个怪招,用木头雕成张牙舞爪地猛兽,取名“撼马牌”,他想当然地认为周军的战马看到撼马牌就会受惊,唐军就可以趁机取胜。
    周军侦骑的报告令柴荣喜出望外,唐军居然没有毁掉浮桥,他急命侍卫司禁军都指挥使李重进率领一万侍卫司禁军,不顾一切代价夺回桥头堡。
    李重进率军赶到在桥边,看到完好无损的浮桥,他和柴荣一样,骂了唐军一声“笨猪”后,侍卫司禁军便发起了猛烈地进攻。更令李重进瞠目结舌的是,唐军推出了莫名其妙的一些木牌子,似乎想用这些木牌子抵抗周军骑兵的冲击,李重进不知这是什么陷阱,可是此时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李重进抽出腰刀,跟随着骑兵猛地向河岸冲去。
    撼马牌没有任何作用,周军铁骑轻易地踏破了这些木牌子,冲进了唐军之中,刘彦贞见周军冲了进来,早就慌了心神,未经交战,便被流箭射中,掉下战马后,亲卫们一哄而散,刘彦贞被狂奔地战马踩成了肉泥。
    此役,唐军被斩首二万,在淮河边伏尸三十里,周军击杀了唐军主将刘彦贞,生擒偏将咸师朗,获戎甲三十万事、马五百匹,重新包围顾寿州城。柴荣借此役之威,亲率大军,动员了宋州、毫州、陈州、徐州等八个州地民夫数十万,昼夜不停地攻打寿州,可寿州岿然不动。
    刘彦贞是枢密副使魏岑所举荐,刘彦贞大军惨败后,李璟气愤之下,罚枢密副使魏岑十日不准进宫论诗谈词,李璟随即命令淮南水师都监何延锡率领水师船只约百艘,载水陆马兵万余人,救援寿州。唐兵营盘扎于当涂山下,一半旱寨一半水寨,扼守了水陆两路交通。
    柴荣派殿前司都虞候、永州防御使赵匡胤去迎击涡口唐军。赵匡胤见唐军势大,不敢强攻,他使用佯败的办法,接连几天派出部将前去挑战,每仗都大败而回,终于引得唐军松懈,第五天,周军又去挑战,再次狼狈逃窜。唐军步军主力被诱至三四里远时,中了赵匡胤地埋伏,唐军主力大部被歼灭。唐军大队出寨追击之时,赵匡胤部将董龙率三千人马趁机偷袭了唐军旱寨,旱寨被夺后,周军从旱寨出发,顺势攻占了水寨,
    此役。赵匡胤大获全胜,斩了唐将何延锡以下将士军士千余人,投降唐军达五千余人,俘获战船五十余艘,唐军只剩下数百步兵,沿陆路溃散;水师也只有千余人见机得早,开了十余条船向濠州方面逃去。赵匡胤此战,立了大功。不仅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