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大战过后(五)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天浇水,不多久,根部就坏死了,最爱花花草草地王夫人心痛之余,重重责罚了养花的仆人,王饶再次到沙州买来了仙人掌,这次才知道仙人掌是喜旱的植物。
    一名中年太医站在仙人掌边,一人多高的仙人掌开满了漂亮的大朵大朵金黄色的花,这位中年太医也姓王名守愚,和王饶都是郑州人,五百年前应是同族,他是王府中的常客,他对王夫人道:“没有想到仙人掌的花如此漂亮,和牡丹相比,也不逊色。”
    王夫人是个丰满地中年贵妇,高髻上插了一根金灿灿的黄金簪子。她道:“服了王太医开的汤药,今天感觉舒服多了,王太医神技啊。听说皇后娘娘病重,不过有王太医在,定会药到病除。”
    提到皇后的病,王太医叹了口气:“皇后地病,御医房多次商议,大家都束手无策。神技两字,愧不敢当。”
    王夫人用手取下一朵凋谢的仙人掌花朵,道:“仙人掌品种不同,但开花时间多在七八月,今年才过三月,就开出如此美丽的花,真是天降吉祥。”王夫人话锋一转,随意问道:“这次皇后的病情和去年相比如何?我们都在求佛祖保佑皇后快快好起来。”
    宫中规距。皇后地病情,太医们是不能在外面透露地,王太医听王夫人说得诚恳,也不疑有他,道:“皇后的病情比去年来势更加凶险。太医们只盼着奇迹出现。”却出不肯再细说。
    王夫人久在宫闱间行走,知道宫中规距,她想问地事情其实已经问到了:“皇后确实病得不轻,能否治好还是个未知数。”
    其实。王夫人打听皇后病情是有深意地,她的三女儿,今年刚满十七岁,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美人。巢国公王饶曾经请术士为家人判断吉凶,令王夫人惊喜万分的是,术士一见到女儿便肃然起敬,道:“此女的丈夫当是一国之君。”王夫人对此深信不疑,而丈夫要是一国之君。小女儿只能嫁给柴荣,当符皇后病重之时,王夫人觉得术士的话很是灵验,女儿的机会来了。
    能够为陛下做媒的,实在没有几人,寿安公主便是其中一人。
    寿安公主是太祖郭威地女儿,当令陛下的干妹妹,殿前司都指挥使张永德的夫人。在大周朝。寿安公主是仅次于符皇后的贵妇,也是少数几位能在陛下身边说上话的贵妇。
    在大梁城内。和王夫人存在同样心思地贵妇当然不止一个,因此,寿安公主的府中,车来车往,十分地热闹,进进出出的都是有头有脸的贵妇们。
    彰德军节度使王饶经历了晋、汉、周三朝,在大周节度使当中算是老资格,极有威望声誉,有此深厚背景,王夫人自然是寿安公主地座上常客,经常受邀参加寿安公主的宴会及小型聚会。
    这次见公主,王夫人是为以后之事做好铺垫,她精心打扮后,带上了两样别致的名贵首饰,来到了寿安公主府上。
    寿安公主后院,宰相范质夫人、前枢密郑仁诲夫人正和寿安公主一起,坐在后院中赏花,吃点心,聊些闲话。
    寿安公主是大梁贵妇中的灵魂人物,不仅地位高,更是长袖善舞之人,王夫人落座后,寿安公主优雅地笑道:“真是说曹操,曹操到,我刚刚说起,大梁城内最懂赏花的王夫人没有到,我们三人赏花实在没了趣味,王夫人看这院中的迎春开得如何?”
    王夫人进门之后,就注意到院子里开得正盛的迎春花,她喝了一口清茶,道:“能在公主府中赏花,是我的荣幸,公主这几株迎春花,可用清、奇、秀、逸四字形容,古诗有云: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凭君语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这几句诗用来形容这几株迎春最合适不过。”
    寿安公主高兴地拍手道:“王夫人不愧为花中仙子,我们只是觉得迎春花喜庆,却呤不出如此诗句。”
    王夫人受到赞扬,更有兴致,笑道:“我也算阅花无数,公主这几株迎春花,当得上大梁城内地花魁。”王夫人的夸奖,有小部分是拍马屁,大部分还是出自真心,寿安公主的这几株迎春花,是凤翔节度使王景命人采自高山之上,确有不同凡响之处。
    王夫人一来,不动声色就抢了范夫人和郑夫人的风头,范夫人和郑夫人也就觉得无趣,四人随意聊了一会,范夫人和郑夫人便陆续告辞了。
    王夫人知寿安公主府中人来人往极多,赶紧趁没有其他人的机会,取出了名贵首饰,道:“前一段时间,有几位回鹘商人带来一块玉,他们称为于阗玉,我看这块玉不错。就打了一件玉搔头和一件玉燕,请公主鉴赏。”
    玉搔头指妇女插髻的玉簪,据说汉武帝和宠爱的李夫人一起谈笑之时,忽然头皮发痒,便拿起夫人头上的玉簪搔头,陛下地任何举动都被认为是神圣地,于是嫔妃们都把玉簪叫做玉搔头。
    玉燕又称燕钗,是一种形似飞燕地玉制钗。《洞冥记》载:“神女留玉钗以赠武帝,帝以赐赵婕妤,至昭帝元凤中,有玉燕飞升天,后宫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