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淄水河畔,大江东去,所谓大同,天下苍生!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道。
    但距离今时今日,也不过只过去了一天而已!
    虽有异象,但其余无关之辈,又岂能尽知其中奥妙?
    更何况,不过为一少年尔,竟能从中看出几分,这岂不正彰显了他的不凡!
    “果真有所神异!”
    夫子的眼神中,带着浓郁的兴趣:
    “小先生一双慧眼,可将大千看破,不知这等神异之力,是以何等学说为基,又是借助何等道理推演而来?”
    “我辈,可能请教一二否!”
    这就是属于这个时代的特色。
    诸子百家的学说公诸于世,各家无有藏私,所有的超凡与奥妙,都蕴藏在了那学说经籍之中。
    哪怕是贵如诸子,乃至于封得圣名的人物,也不会因为身份之见,便绝了不耻下问之心。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这正是夫子极力倡导的道理。
    听到夫子单刀直入,便问询出声,即使是季秋也是一怔,似是没想到他竟如此直接,继而摇了摇头:
    “夫子言重了,我岂能有那等伟力。”
    “在下不过是根据夫子的来历,以及血脉带来的几分神异,这才能窥视些许只鳞片爪而已。”
    “谈不上请教,更不可能以这些模糊的见解,便强为人师,糊弄夫子,如此,岂非班门弄斧?”
    季秋说的诚恳,夫子见状,略略有了几分遗憾,不过想起眼前这少年的神秘,也是瞬间将遗憾一扫而空,便道:
    “哦?是这样么...”
    “不过,也是极为不错了。”
    轻轻颔首,夫子似在赞叹。
    毕竟,在少年这个年纪里,能做到这般出彩的,天下亦是寥寥无几。
    此等人物,又有所学傍身,再加上出身齐地,合该于稷下开设一门学问,与百家诸子,共同探讨前路!
    心中正当想着,却见少年又道:
    “若谈请教,我才应当请教夫子才是。”
    “夫子为儒脉扛鼎人物,又能为当世圣人,而在下所学与志向,与夫子亦是相仿。”
    “是以趁着今日见面,我倒是想问道夫子。”
    “不知,先生可否为学生讲述一二,何为天下大同?”
    季秋拱手,面容正色。
    而夫子,一时心下震动:
    “你才多大,竟...就接触到了这般境地?”
    他的一双眉头跳动,举止难掩震惊,而他身畔的颜子渊,亦是如此。
    “闻道者不分先后,当朝闻道,夕可死矣。”
    “是以,请教夫子。”
    淄河川流不息,波涛汹涌不止,少年人退后两步,一拜求道。
    见得此幕,夫子难掩复杂。
    他并没有直接开口,而是等了良久,方才一声长叹:
    “今日来此,未曾来错。”
    “好一个闻道者不分先后,朝闻道,夕可死矣!”
    “季小先生,未来当也是大才先贤也!”
    “这天下大同,若是在数日之前,我或可为你讲解一二,但如今...”
    夫子的思绪飘飞,话语飘忽不定:
    “我带着数十弟子,周游列国,看清了这个时代,与周天子的天命,以及七国的模样。”
    “大同之治,我还需思考,还需思考...”
    前半生,夫子在齐地,与儒脉先贤思索,以为辅主政者而君天下,内圣外王,缔造盛世,以仁德为本,授予凡民以知识。
    最终经过时代的演变,叫得他们与神血并列,都能有名列公卿士族的机会,便是所谓的‘大同’。
    但当他目视了这片大地的满目疮痍之后。
    他觉得,或许这些东西,已经并不能假借神血后裔之手了。
    西秦之主腐朽,垂垂老矣,统御的治下凡民麻木,与神血后裔泾渭分明。
    三晋之土,赵王善战疯癫,刑法残酷;韩氏穷就巫术,国内大疫弥漫;魏主神血自封,久未露面,公卿地位超然,执掌大权。
    南楚称王做祖,视凡民如蝼蚁;燕君更是无道,行奴隶祭祀,终日想要上天再降荣光,痴心妄想的铸造登神长阶,妄图与天比高。
    而那座周王室的都城镐京,祭天台高高在上,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彰显所谓的凡民,不过只是神圣目光下的牧羊而已。
    哪怕是齐地,哪怕是稷下,还能在姜齐之主的维系中,做到表面的平衡。
    可这终归,也不是长久之计。
    任何时刻,都有可能分崩离析。
    没有差异,无有战争,众生人人如龙的‘大同’,在这样的时代,哪里能够实现?
    若只是表面上的文章,而不能付诸于实践,落到实处,这样的道理,夫子也并不想讲述给眼前的少年听。
    见到了被他这一问,给问的神色之间难思量,略有着几分迷茫的夫子。
    季秋想起了曾经,第二世大炎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