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完成。
结果,恰逢工部工部侍郎下来检查,这个黑锅自然不能由兵仗局的官员来背。
兵仗局的大使略施手段,就将罪名加在了匠户们的身上。
严华气不过,上前跟工部侍郎理论,结果被治了个大不敬的罪名,罚去一年的饷银,当众打了二十大棍。
事情到这儿本来也就算了。
奈何严华一家就指望着他的这些饷银生活,平时拖欠,并且下发的本就不足,这次再被扣去一年,眼瞅着家里就揭不开锅了。
严华只能孤注一掷,在大街上拦轿告状。
没想到这下可是捅了大篓子。
因为克扣匠户的粮饷以及生产火铳的精铁等物,这本就不是兵仗局一家所为,而是从户部到工部上下,凡是经手的部门,就没有一个手脚干净的。
严华这一状,几乎算是把京城大半个官场给得罪了。
最后,他不得不跟兵仗局的几个匠户一块儿逃亡,到了榆林卫。
明朝户籍制度严格,表现的一个方面就是人们都不能随便离开自己的故乡。
能在全国各地自由出行的,也就是有功名的秀才,或者是名士绅才行。其他人,包括一些行脚的商人,必须得有路引才行。
还好天启年间很多事情都比较混乱。严华一伙走运之下,顺利地到达了榆林卫,开始在定居。
大半辈子,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现在的严华只想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哪怕苦些累些也没关系。所以,当李老汉过来想邀请的时候,他是丝毫没有动心的。
虽然严家现在正面临一个大的困难,严华也不想“屈身从贼”。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元节,算是一个小年,各家各户都应该欢庆的时候,严家却是一片愁云惨淡。
“爹,不如我们跟了李叔去吧!儿子打听过了,那凌家军是最近在碎金镇一带兴起的,着实干了些大事情。听说,连小曹将军都死在他们的手中了。”
说话的,是严华的大儿子,叫做严珰。二十多岁快三十岁的人了,到现在还是个光棍,这在明末来说,可是标准的大龄剩男了。
严珰平时就爱跟边军的一些老卒子们聊天,对于周围发生的一些事情比较熟悉。
“混账话!我们好不容易在榆林卫有了个身份,这要是从了贼,可就彻底是朝廷的黑户了,以后子子孙孙还想抬起头来?我要是这么做了,死了都没脸见老祖宗。”严华立刻啐了一口,骂道。
严珰却是不服气的样子,继续说道:
“哼,什么算从了贼?要我看,这朝廷能不能坐的安稳,可还不好说着呢!我可是听说了,现在整个陕西烽火遍地,起义造反的农民到处都是。朝廷的军队根本就管不过来,咱们这榆林卫说不定哪天就让人家给抢了去呢!”
“看这话,是越来越混账了!赶紧闭嘴,小心给咱们家惹祸端!”严华赶紧喝止道。
“咱们家的祸端还小吗?就说胡把总回头来催要银子,你拿得出来吗?到时候就是家破人亡的大祸啊!”这时候,旁边严老夫人说话了,开口就是对丈夫的责备。
“哎!”听了这句话,老头子严华叹了一口气,“悔不该当初一时鬼迷心窍,竟然找上胡霸天借银子。不过,事已至此,也是没有办法的。我看那胡把总还算讲理,我们跟他好好商量商量,再缓上些时日……”
他话刚说到这儿,就听到门外一声大喊:
“严老头在家吗?还不快出来!”
接着,就是“咣!”地一声,院门已经被推开,几个汉字摇晃着走了进来。
严华几人听出是谁,赶紧陪笑着迎了出去:
“呦,是胡把总到了!您快屋里请,这天寒地冻的,您还亲自跑来了。小玲,还不赶紧给胡把总倒碗热水。”
严华和老板总共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老大严珰,老二是闺女,叫做严玲。
“好嘞!”屋里一个娇嫩的声音答应道。
“嘿!就你们家这破屋子,四处漏风,还好意思让我们把总大人进去?估计屋里比屋外还要冷上几分吧!”胡把总还没有说话,旁边的一个胖军汉先开口了。
胡把总这行人服色杂乱,胡霸天本人穿了一身绸缎衣服,他手底下人则是有的着粗布衣服,有的穿着鸳鸯战袍,一个个站得歪歪斜斜的,毫无军人的气质。
严华闻言,脸色略显尴尬,挠着头说道:
“呵呵,是!是!家里房子是破了些!”
“严老头,你的银子准备的怎么样了?三十两,今天可是一分都不能少了!”胡把总摆摆手,阻止了手下人的继续奚落,开口问道。
严华满脸为难之色,嗫嚅着说道:“田地今年遭了灾,粮食颗粒无收,这个胡大人您也是知道的。不瞒大人说,家里现在都快揭不开锅了。大人您能不能再宽限些时日……”
“我呸!”严华话刚说了一半,就被胡把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