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身强力壮耕地强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诏:“旧额官田租,亩一斗至四斗者各减十之二,四斗一升至一石以上者减十之三。著为令。”
    人均每年负担国家税支0.033两白银,约人民币22元
    明朝的商税原先是30取1,也就是3.3%。后来明朝皇帝与内阁考虑减轻国用以减少百姓负担,万历时降到了1.5%。
    小生意、小商小贩、年营业额在40两白银也就是在营业额少于26432元以下的免税。
    这算是照顾弱势群体吗?农民税在洪武初原先有三至四斗,后来民田税收减为每亩一斗米,约18.9斤。
    官田为一至三斗多一点。
    人民税收少,也跟明朝的政府机构精减有关,但发生战争时费用大量不够,崇祯国乱时期,为求一点兵费,皇帝几乎四处求告。
    万历年间最好收成时全国财政一年有200万两白银,还是张居正改革搞下来的。
    而福利的话,《明史·食货一》初,太祖设养济院收无告者,月给粮。
    设漏泽园葬贫民。天下府州县立义冢。
    又行养老之政,民年八十以上赐爵。
    复下诏优恤遭难兵民。然惩元末豪强侮贫弱,立法多右贫抑富。
    明朝没有叫化子和流浪汉,每个县都有养济院免费收留。
    《宛署杂记》载“每名口月给太仓米三斗,岁给甲字库布一匹。”入养济院的条件是:“查都城内外之老疾孤贫者,籍其年以请。”
    由于有待遇以至于某些人发达了也不走,“间有家饶衣食、富于士民者。”
    也在里面混个名字捞个实惠。遇水灾旱灾流亡的人,凡有力可耕者,国家给田每人15亩耕种,给牛和农具。
    贫民没钱买地葬的,国家给地。
    老人八十岁以上的,国家赐爵。
    爵是有收入的,也就是国家养老,不过要等到八十岁。
    不过清兵入关后,强权政治,焚典改史、剃发易服,税收重重,民皆奴才,生活档次降低
    春节、元宵、清明、瑞午、中秋、重阳。
    对于现代瑞午节来说来说明代比较看重这个节日。
    “朝廷每端午节,赐朝官吃糕粽于午门外,酒数行而出。文职大臣仍从驾幸后苑观武臣射柳,事毕皆出。上迎母后幸内沼,看划龙船,炮声不绝。”——明代《菽园杂记》。
    不过这都不算什么,像是在2011年,中国的人均gdp为5414美元,可早在北宋时期,我们的人均gdp就3200美元了。
    这不是作者菌胡诌,而是有严密考证和测算的:
    1。北宋朝税峰值达到1亿6000万贯。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所以,1贯=5克。
    现在1克黄金=19美元,按黄金折价,现在约值152亿美元。
    北宋时的税率约为115,且农民不像现在有额外负担。
    并且也没有户籍制,想做生意就可以进城。
    商业尤为发达,司马光曾说:“世风日下,贩夫走卒接着丝袜”
    由于其他赋税不多,那么gdp差不多是152*15=2280亿美元。
    当时北宋的人口差不多一亿,因此按此计算====为2280美元的人均gdp.
    由于当今黄金的开采量有了极大的增长,现又不是金本位,黄金的价值目前以大大贬值。
    即使是1980年代,世界黄金也在870美元一盎司,合28美元一克。
    所以,按25美元一克算应该至少比按19美元一克算合理。这样,北宋的人均gdp3200美元!!!
    同时,根据作者菌看过的另一篇考证资料,北宋的物价:米,猪肉,牛肉,鸡等的价格,以当时平均收入看,其年收入全部购买这些基本物品,大致等于现在3300美元的购买力!----这也印证了上面数字基本准确(上面“1”,是包含税负的gdp,下面则是不含税负的收入,应上面数大于下面,但总有税收不到的地方,故二者相等合理)
    而且作者菌还看过的另一篇考证资料,北宋农民的人均耕地是现在农民的4.6倍,而农耕技术目前不比农耕技术高度发达的北宋进步多少(除了化肥滥用外),因而,当时的农民比现在农民富3倍是正常的。
    还有,北宋的工商业产出已超过农业!!
    目前中国是工商业60多%(工业+服务业),农业30%多。
    可北宋的税负,则70%来源于工商业,30%来源于农业。----农业为副的结构北宋已有!惊人(1949年,80%农业),可见北宋才是我国古代最繁荣发达的时期啊,就算大唐盛世都远远比不上,大家觉得呢,嘻嘻……
    ……
    ……
    ……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