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1.似圆满,非圆满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知道,知道……”
    “以和为贵......”
    这位被清擎苍叫做叔祖的老者虽然没说什么,只是敷衍的摆摆手,但从他言的举动上,还有他不认同清擎苍对摩诃古族赞叹的这些细节上,还是可以看出这位叔祖的个人立场的。
    当然。
    每个人的立场都是复杂的。
    说的直白一点。
    或许这位叔祖并不赞成清衍静跟陆渊的婚事,但比起这种不赞成,这位叔祖更讨厌摩诃古族。
    所以,在这种两相权衡之下。
    站在清衍静这边。
    也就不难理解了。
    因此,单纯的好坏并不足以辨别人心。
    甚至不足以决定一个人的立场。
    包括利益在内。
    都无法左右一个人在某件事上的态度。
    换而言之,立场这种东西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改变的,正如讨厌一个人不需要理由一样,与谁为敌,或是与谁为友,同样不需要理由。
    对萧炎这种人来讲。
    人情大于一切利益。
    就算摩诃古族说了,把三十六道顶尖大神通之一传授给萧炎,亦或是任凭萧炎观看摩诃古族的所有功法,对应的代价是萧炎要不帮陆渊。
    萧炎也会否决这个提议。
    但如果换一个人处于这里。
    比如说,换成摩诃古族的人。
    无尽火域的功法任由其观看,代价是不得参与和围剿陆渊有关的任何事,他必然会答应下来。
    但话又说回来了。
    如果把这个交易换成,无尽火域的功法任由其观看,但要求他抹黑自己的家族,也就是抹黑摩诃古族,那么,这个出身于摩诃古族的人必然是不会答应的,因为摩诃古族的声望比他的性命还重要,就算面前摆着的是一条足以
    让他成为天至尊的道路,他也不会踏上去。
    这,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严格意义上说,真正决定一个人立场的,是这个人心中最重要的东西,对于推崇利益为先的人来讲,只有利益能打动他们,对于推崇情义的人来讲,也只有诚意才能打动他们,包括仇恨,这种负面且极端的东西,只要
    利用的好,一样能改变一个人的立场,就像楚云飞当年说那句话一样,不管是谁在打平安县城,我三五八团都要帮帮场子,这就是属于典型的立场问题,在家仇国恨的面前,他跟李云龙的那点小摩擦完全可以放下不谈,甚至说,
    就算不是李云龙在打平安县城,只要是敌人想要完成的事,就算他看不懂,也会倾尽所能的阻止,无关其余一切因素。
    所以,并不能从单纯的反应上,断言这位叔祖是自己人,是站在清衍静这边为清衍静说话的。
    毕竟,除了这位叔祖。
    现场还有一些反串的人。
    比如说清静的大姨。
    还有就是清擎苍。
    说真的,陆渊严重怀疑,这是不是自己这位老丈人使的激将法,正是因为摸清了这位叔祖的脾气,所以才当着这位叔祖的面说出这种话。
    不过,怀疑归怀疑。
    过程不重要。
    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而从结果的角度来看,无疑是对清静这边有利的,所以,陆渊也就没计较现场的格局问题。
    归根结底。
    问题还是需要他来解决。
    虽然说,浮屠古族内部的相互制衡已经很好了,起码超过了他的设想,但只靠这种相互制衡是无法解决所有问题的,下面人依然有意见。
    说的直白一点。
    就像当年的孙十万。
    单纯的制衡是没有错的。
    但就是过度的制衡导致了他把自己的格局玩崩了。
    不然的话,东吴还是有不少人才的。
    就比如说周瑜。
    能跟诸葛亮掰腕子的存在。
    虽然被诸葛亮碾压了,但问题是,被诸葛亮碾压的人多了去了,能跟诸葛亮打的有来有回,甚至是在火烧赤壁时,心有灵犀的写出火攻之策,已经足以说明周瑜的个人能力了,换句话说,就连司马懿这样的苟道强者都被诸葛
    亮打出了心理阴影,一场火烧上方谷,以至于出现了死诸葛吓走活种达这样的趣事,能跟诸葛亮过两招的周瑜,论个人综合能力,就算比不上司马懿,也是不相上下的存在。
    而且,以周瑜的谋略。
    他是绝对不会背刺蜀汉的。
    生气归生气,不服归不服。
    什么是大局。
    他还是能分得清的。
    对于蜀汉来讲,也是对于东吴来讲,只有他们联手,才有推翻曹魏的可能性,尤其是在曹魏全明星的阵容下,就算是后期的东吴,包括鲁肃、陆逊在内的年轻将才,崭露头角,东吴单挑曹魏依然是不可能的,因为水战跟陆战
    是两个领域,东吴没有足够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