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是退回来,由舰队将其投送到西奈半岛南部地区,然后抢占该半岛。</P>
用区区六个旅当然抢不下来偌大的西奈半岛,但加上郑成功准备的三个军九个旅就很可能了……</P>
如不参加对波斯的军事行动的话,不断进行人员更替的郑军也缺乏实战经验。</P>
等到结束波斯之旅后,参战部队可以回国休整,收复埃及的行动就可以交给第二梯队来完成了。</P>
作为追随昊菁皇帝南征北战的门徒,郑成功一向认为实战才是保持部队战斗力的不二之选。</P>
有机会打实战就不要窝在老家玩演练,实战的时候,敌人可不会轻易放过你。</P>
就算你躺在地上,对方都会用刺刀来验证死活……</P>
只要不是大规模参战,战争成本就可以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P>
更何况某尊师给自己的门徒全额报销相关费用,除了郑军的工资。</P>
郑军比明奥联军的行程时间上只晚了两天,算是临时决定的增援部队。</P>
在闽国后方稳固下来,除了埃及之外,非洲其他地方没有出现新的叛军之际。</P>
郑成功认为自己派出三个军北上参战,应该没有天大威胁,而且还有揭暄的舰队负责火力掩护与后勤支援。</P>
沿着非洲西海岸北上,进入地中海的郑军舰队则由郑省英指挥。</P>
舰队包括两艘航母、两艘两栖攻击舰、四艘战列舰、四艘巡洋舰、十六艘驱逐舰、十六艘护卫舰、十二艘潜艇、二十艘登陆舰、十六艘补给舰、两艘医疗船。</P>
横跨大西洋来援的印加舰队则拥有四艘航母、六艘两栖攻击舰、六艘战列舰、八艘巡洋舰、十二艘驱逐舰、二十艘护卫舰、十五艘潜艇、二十二艘登陆舰、二十八艘补给舰、三艘医疗船</P>
郑军进入地中海的舰队比印加海军要少,原因就是部分郑军舰队参与了封锁波斯沿海的军事行动,来不及兜圈子进入地中海。</P>
波洛这次算是给足了老朋友面子,难得遇到可以还人情的机会,而且是紧接着两次机会,那就要好好把握一番。</P>
基本上印加本土已经不剩几艘主力舰队了,全都派往中东地区了。</P>
对于有人趁此机会偷袭印加本土的可能,波洛认为留守的兵力便可以挫败敌人。</P>
印加本土还留有至少二十个旅的作战部队,陆军主力几乎没怎么动。</P>
空军更是开始逐步换装具有超音速巡航功能与远程打击能力的“台风”战机。</P>
不论是对海还是对空作战能力,印加空军都获得了质的飞跃。</P>
与明帝国做邻居,只要老朋友还是皇帝,那么即使在明属南美的将领有二心,叛乱行动也很快会被弹压下去。</P>
实际上自从印加帝国建立以来,只有企图卷土重来的西班牙人,以及礼包出现的阿根廷人威胁到了帝国的安危。</P>
除此之外,印加帝国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不是人,而是大自然,尤其是安第斯山脉频繁的地震。</P>
若是刨去地震与海啸不算,印加帝国可以算得上风调雨顺了。</P>
光是凭借采矿、冶金、畜牧、水产、农副产品这几大类,就让帝国上下过上了舒坦日子。</P>
除了皇帝波洛以及一些将领和大臣还能居安思危之外,帝国上下都觉得有明帝国的保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P>
安第斯山里有的是大矿,帝国又坐拥两洋优势,还背靠明帝国。</P>
这种地理环境,简直是安全得不能再安全了,帝国高层可以躺着数钱了。</P>
之前奥斯曼帝国高层也是这么想的,直到各地出现了诸多礼包……</P>
七月三十日下午四点刚过,黄廷所指挥的联军舰队便赫然出现在苏丹港的外海。</P>
双方经过了四次有来有往的隔空对射,现在已经基本上打光了所有反舰导弹和大部分防空导弹,就剩下舰炮与鱼雷了。</P>
两边的潜艇与反潜直升机反而成了抢戏的主角,潜艇忙着偷袭精疲力竭的水面舰艇,直升机忙着搞死水里的“大黑鱼”。</P>
随着一艘接一艘的战舰被潜艇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