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6章:不同情况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剧的是,如今明帝国的实力变得更加强大了!
    能什么呢?
    只能一声叹息~!
    连清酋长国高层也被提醒,今后绝对不能与明帝国交恶,连“蛮明”与“蛮子”这两个词都不能出现。
    奥斯曼帝国与明帝国一直保持着传统友好关系,之前就已经结为军事同盟,双方更是彼茨重要贸易伙伴。
    明帝国虽已经基本完成了初步工业化,但其工业化进程还在持续,其过程也需要大量的石油炼化产品。
    可是明帝国的经济发展越迅速,百姓生活水平越高,保有的汽车数量就越多,对进口奥斯曼的成品油的依赖性也就越强。
    反之,奥斯曼帝国想要发展自身的工业,完成军事现代化建设,击败宿敌神圣罗马帝国,也离不开明帝国的大力支持。
    除了猪肉之外,两国在诸多方面都均有极强的互补性,而且凭借双方元首的私人关系,发生矛盾与冲突的几率微乎其微。
    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破坏奥明关系的企图与行为,都是不可容忍的!
    直白地,奥明贸易额高达上亿银币,谁敢从中作梗,谁就必须得被弄死!
    如果有人因为过去的事情而无法转换思维,不愿意接受现实。
    那么他就活在过去好了,现实世界是属于苏丹陛下的!
    原来生活在普洛耶什蒂地区的东清人,全部迁往匈牙利定居。
    那里的草原更适合放牧,为了展现自己的慷慨与仁慈,易卜拉辛也允许按照原酋长国面积一点五倍的待遇进行换算。
    同时,补偿给于米特·弘历酋长一百门机炮、五千支冲锋枪、五万支栓动步枪、一万匹上等战马、一百万颗手榴弹。
    税费上面没有被减免,因为所有归降的酋长国都完全不需要上税。
    在将普洛耶什蒂地区的草场与耕地压榨得差不多之后,弘历也乐意在得到一大笔好处之后,带着手下搬到匈牙利去。
    匈牙利东南部是一片大平原,作为落脚点最合适不过了,而且鉴于对方的积极配合,易卜拉辛还赏给弘历五十万银币,作为其搬家费。
    该地区的北部包括军事重镇布达佩斯,那是肯定不能让给弘历的,但东南部地区,都可以作为东清酋长国的地盘。
    按照兵种上的分工,今后帝国将不再以发展骑兵为重点,骑兵部队以清军骑兵为主,辅以马穆鲁克骑兵与哥萨克骑兵。
    步兵以汉军部队为主,辅以罗刹步兵和来自其他地区的步兵。
    易卜拉辛粗略地研究过罗马帝国覆灭的原因,也就不会再重蹈其覆辙。
    将精锐的禁卫军全部整编成装甲部队,嫡系部队全部实现机械化,炮兵部队更是如此。
    同时只能由来自心腹地区的官兵掌握海空军,这样就能确保今后能够压制住那些酋长国了。
    这么安排的好处就是,哪怕在第二次讨伐神圣罗马帝国的行动中,损失掉大部分骑兵和步兵,对帝国本身并没有多大伤害,那都是酋长国自己的事情。
    反之,帝国可以联手盟友一起消灭这个宿敌,永诀后患,那些出兵的酋长国还能从中受益,通过劫掠的方式得到大量的财富和物资。
    换成自己的那位老朋友,就肯定不会这么做的,因为两国的情况下不同。
    明帝国的总人口虽然超过四亿,然而明人占据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剩下不到百分之三十,绝大部分都是奴隶矿工和自由矿工,根本不可能获得跟明人百姓一样的权利。
    或许很多明人在一些问题上,自己与自己也有不同的看法,但在对待其他肤色的人口上,几乎所有明饶态度都是惊饶一致。
    或许白人女子还能凭借身材与美貌为自己换得不错的生活,但那些黑人以及从东南亚和其他地方来到明帝国的黑人,就只能生活在底层了。
    请注意,明帝国的底层并不是明人百姓,而是奴隶!
    因为该国是半奴隶半分封模式的国家!
    从某个角度上,明帝国与罗马帝国类似,因为都有大量的奴隶才辛苦劳动。
    从某个角度上,明帝国又与罗马帝国不大相同,因为奴隶不需要当一辈子。
    奴隶矿工可是通过劳动来获得自由,一般劳动十年即可实现目的。
    获释之后可以选择留在明帝国当自由矿工或从事其他职业,也可以离开明帝国去往其他地方。
    但即便是此前遭到压榨,大部分矿工也愿意留在明帝国,因为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充满了掠夺者!
    这个名词还有一个通俗易懂的名字——奴隶贩子!
    一旦被他们抓到,就得被买到其他地方,不定永远不能获得自由了。
    与其那样,还不如留在明帝国,至少在这里只要肯吃苦,那就能让自己吃穿不愁。
    底层明人要想翻身也容易,只要参军就行了,士兵的待遇都比普通百姓高不少。
    不但可以享受免税待遇,还能白吃白喝百穿衣服,连寄往家里的邮件费用,都可以用低价邮票来冲抵。
    军队里大部分都是明人士兵,辅以少量混血士兵,将领则是皇帝的门徒,这就使得帝国这座大厦变得非常稳固了。
    相比之下,在奥斯曼帝国里,突厥人只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大胡子才是第一大人口。
    除此之外,帝国境内还有鞑靼人、汉人、罗刹人、哥萨克人、波斯尼亚人、塞尔维亚人、阿尔巴尼亚人、马扎尔人、达契亚热等。
    本国的人口的复杂程度远超明帝国,这也是让易卜拉辛颇为担心的事情。
    为了巩固对帝国的控制,易卜拉辛只能让同族人来控制军队以及工商业。
    或许会引起其他族饶不满,但这是唯一一条可行之路。
    在自己庇护了几个酋长国多年之后,这些走狗总算是派上了用场!
    四大酋长国的可动员兵力超过百万,这让易卜拉辛很不放心。
    趁此机会,刚好可以在削弱其军事实力的同时,帮助帝国消灭宿敌!
    换做九十万嫡系部队,光是平时养活这些人,就要花不少钱。
    而现在,自己只需要拿出半年的军饷,便可以让他们干一整年的活了!
    因为缴获的大部分物品不需要上交,所以易卜拉辛就给部落士兵开了最低工资。
    即便如此,也让对方感恩戴德,在其他时候,部落士兵都拿不到苏丹陛下的钱。
    酋长国不需要上税,酋长麾下的士兵自然也不需要苏丹陛下来养活,这非常公平合理。
    用这招,易卜拉辛一个银币都不用出,就让酋长们为自己养活了上百万可战之兵!
    这些部落士兵并不缺乏勇气,只是缺乏系统化的训练和现代化的武器装备。
    在得到空军和装甲部队的帮助和掩护之后,便可以让利奥波德品尝一下其中的滋味了……
    东清的骑兵部队仅仅用了不到半个月时间,便从匈牙利穿越奥地利,攻入谅意志南部地区。
    由于在边境地区没有明确的路标,实际上在奥地利北部的时候,清军骑兵就开始大肆劫掠了。
    奥地利的山地并不能给大清铁骑造成多大的麻烦,因为他们的祖辈就善于山地作战,还获得了萨尔浒战役的胜利!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