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章:瓜分罗马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灭亡速递了!
    此话一出,震撼全场,各国元首们都需要时间来消化,从而做出最后的决定……
    这个反应时间也不长,只有三而已。
    腓特烈的反应速度最快,已经表示普鲁士将出动两个军六个旅三万人,协助明军扫清障碍!
    尽管荷兰正在与法国互换地盘,但搬迁工作远没结束,威廉三世也愿意出动一个军三个旅,从西北方向帮助明帝国分担压力。
    瑞典国王卡尔十一世也愿意出动一个军,从位于波罗的海南岸的地盘,与普鲁士军队一道南下,正好双方的三个军可以组成一个集团军。
    在这种情况下,路易十四作为欧洲仅有的两位皇帝之一,也要躬亲示范,当众宣布法国将会出动六个军约九万人,从西线发动进攻。
    法军的规模进攻神圣罗马帝国应该不够,但抢下莱茵河以西的莱茵兰地区是完全够用的,这也是元首们猜测欧皇陛下的大概行动目标。
    各方出兵的好处进而也可以基本确定下来,路易十四已经可以带着播离桌了,所得到的菜肴不满意的话,他是不会同意参战的。
    腓特烈可以得到半个萨克森和一艘二手的六级巡洋舰,瑞典与荷兰均可获得一艘二手的七级战列舰。
    倭军一向是雇佣军性质的部队,朱慈烺这次不但给了对方和之前一样的待遇,还送给德川二货大将军一艘全新的七级战列舰作为最终的感谢。
    这么多国家出兵神圣罗马帝国,应该是最后一次对该国的作战行动了,拿出一份像样的礼物来感谢二货大将军也得过去。
    真要是神圣罗马帝国还能抵挡得住的话,那就真可以用上庇护来形容了。
    泡菜出兵不多,其士兵的战斗力还逊于倭军,用一艘二手巡洋舰就可以打发掉了。
    当年,成祖皇帝将舰队下西洋的航线当作给土着们送礼的路线,这就够一了。
    如今,昊菁皇帝用三万吨的战列舰送礼,刷新了朝野对皇帝的认知……
    耗费巨资建造的战列舰,原来是皇帝用来送礼的,此举绝对技惊四座!
    光是这次,皇帝就送出去一艘九级战列舰、一艘八级战列舰、四艘七级战列舰,两艘六级巡洋舰。
    总价值超过二十亿银币,等于略低于与神圣罗马帝国议和的价钱,要是加上出兵的费用,那可能就大幅度高出议和金额的水平了。
    论败家,朝野上下认为当朝皇帝已经超越了之前所有皇帝的总和,堪称大明朝第一败家子!
    但就是这样,也没能把雄厚的家底给败光,朝廷反而被皇帝越败越有钱,百姓们的生活也是越来越好。
    之前的大量穷苦百姓,通过搬到本土以外的地盘上去,绝大多数已经过上了此前想都不敢想的地主生活了。
    每户人家都有数百亩,甚至上千亩地,除了那些有故土难以情怀的老匹夫之外,谁又好意思昊菁皇帝对自己不好呢?
    当下大明帝国的疆土已经扩张到了五湖四海,经济蒸蒸日上,科技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国库充盈,王师实力还在不断攀升。
    真正实现了下第一帝国的夙愿,百姓也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好日子,青壮年工作有着落,中老年就医有指望,妇女儿童的诉求都能得到满足。
    昊菁皇帝已经成为了上上下下口中的千古一帝,这个庙号都不用等到驾崩,现在就已经在神庙里供奉上了。
    供奉活缺然很恐怖,但昊菁皇帝在祈祷者眼中俨然已经是仙人了,只有仙人才能活得如此之久,炎黄二帝再生也不过如此。
    在一些抠脚大汉眼里,皇帝娶了上百位绝色佳丽,没有肾虚,还如此长寿,那就是仙人无疑了……
    仙人是受上和道保护的,只有遵从从上下凡的仙饶指点,凡人才能免受灾祸所困,死后也能得道升。
    故而昊菁皇帝要对神圣罗马帝国继续讨伐,那就是意使然,自当遵从,否则必遭谴!
    某些西方蛮夷不是会玩预言么?
    某皇帝早就会这招,玩得更嗨!
    神圣罗马帝国之存在有违意,定当予以根除!
    还好意思能成为第二个千年帝国!
    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帝国的玩意,就别跟罗马帝国碰瓷了!
    与伙伴们一起将这个所谓的神圣罗马帝国瓜分掉,更合乎各方利益。
    也要让那些居心叵测的家伙们看看,这就是得罪大明帝国的下场!
    第一个是西班牙,第二个是英国,第三个便是神圣罗马帝国!
    有一点倒是可以传承下去,那就是当年罗马帝国的奴隶模式……
    受到大明帝国的影响,荷兰、法国、瑞典、威尼斯等国都已经大量使用了奴隶从事各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岗位,从业的奴隶非常之多。
    奥斯曼帝国不在其列,因为该帝国远远早于这些国家使用奴隶,自成开始,就是运营半奴隶的帝国模式。
    最初,大家都在找这个模式有什么不好……
    之后,在品尝过甜头之后,大家都觉得这模式没啥不好的!
    一个青壮奴隶一年能为主人赚取至少二十银币的纯利润,换成服务对象是国家。
    一百万青壮奴隶,纯利润就变成了两千万,这怎能不让元首们感到兴奋呢?
    引进大量奴隶之后,连最普通的农户也能在获得大量土地之后,变成名副其实的地主了。
    国家也能从对他们的土地贷款中获得稳定的收益,顺便还能稳定粮食收成,避免出现饥荒。
    别人是否会被饿死,朱慈烺管不着,只要让麾下的百姓吃饱喝足就行了。
    实际上由于帝国版图的急剧膨胀与大量移珉到位,大明百姓都已经吃撑着了……
    哪怕一个单身汉到了北地,也能分到两百亩地。
    不偷懒的话,光是凭借收获的土豆就能熬过漫长的寒冬。
    到暂时无主的地盘上打猎、捕鱼、砍树,甚至拉屎,也是没人管的。
    选择定居的纬度越高,分到的土地面积就越大。
    像雅库茨克周边地区,每户人家都拥有上千亩或数千亩土地。
    实在受不帘地极寒气候的人家,也可以趁此机会,搬到暖和得多的波德平原去定居。
    昊菁皇帝的一贯宗旨就是先把新打下来的地盘附近的边界扎牢,然后再慢慢经营。
    凡是愿意搬到中欧新地盘上的百姓,都可以享受二十年全额免税的待遇。
    第二个二十年只收半成税,第三个二十年才收一成税,待遇跟日德兰州一模一样。
    无非是没有日德兰州那么丰富的渔业资源,但气候还是很不错的,也不像半岛那么潮湿。
    大量移珉的迁入,可以将边境地区快速本土化,这是减少消化不良的主要措施之一。
    移珉待遇都颁布了,彻底消灭神圣罗马帝国的计划也就不是纸上谈兵了。
    还有一部分百姓愿意搬到欧洲去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大明本土的夏季实在是太热了。
    为此,朱慈烺不得不推迟峰会的举办时间,在盛夏时节,连柏油路都在高温下融化了。
    根据锦衣卫的实地测试,北都七月分的最高气温达到三十九度,地表温度高达五十一度,都赶上老白干的度数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