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7章:人口之惑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正是南方普遍缺电的主要原因,为了广大百姓的安全,昊菁皇帝也不会让工部贸然开工水电站项目。
    现在就是要老老实实低玩火电,辅以少许风力发电项目,水电站暂时不用建设,挨热总比直接被大水冲了要强得多。
    长江三角洲地区内的诸多城市缺电的情况比较容易解决,因为两淮煤矿就在附近,通过加大开采量以及增加船运次数的方式就能缓解燃料供应问题。
    从奥斯曼帝国进口的成品油也能通过油轮逆流而上,供应到最远武汉以西地区。
    珠江三角洲的煤炭问题,就要通过从东印度群岛运煤来解决了,从事海阅货轮的排水量远超漕运,运输的单位成本自然也就更低。
    这一地区的利好就是大中型城市相对集中,都坐落在珠江沿岸地区,而泉州、厦门、福州等地,都是沿海城市,获得燃料补给更为便捷。
    总的来,岭南地区冬季比较好过,真正难过的是长江沿岸地区的百姓,家里没有暖气,室外气温又不高。
    冬季路面还会结冰,撞车事故比比皆是,遇到强对流气,还会下暴雪,每年冬季都得进行抢险救灾。
    南直隶、江西、湖广、四川等地的巡抚衙门,早已纷纷上奏,要求给住宅楼安装暖气,朝廷也批准了,但这个是个大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昊菁皇帝更希望那些热得受不撩百姓都搬家,到北地区定居,冬季有便宜且完善得供暖,夏季又不会很热。
    百姓们嫌远不要紧,昊菁皇帝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很近的避暑型落脚点——三城!
    也就是从原双城卫升级而来的地方,三城是个地名,但泛指一片区域,而非一座城池。
    主要由北城、南城、东城构成,后二城为滨海城剩
    由于昊菁皇帝在东城位置率王师进行过登陆作战,故而该处海湾又被称之为昊菁大帝湾。
    今后朝廷将重点建设三城地区,东城的港口为军港,也是北海舰队的重要锚地之一。
    南城的港口为军珉两用,也是附近最大的港口,南城更是本地区规模最大的城剩
    比起酷热的本土南方,南城在夏季的最高气温不过二十多度,完全适合避暑。
    朱慈烺去过当地多次,对那边的情况有深切的了解,兴建避暑别墅区可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房地产项目。
    迄今为止,去过的大部分人都对当地的气候称赞有加,加之物价便宜,已经成为了了南方人避暑首选本土以外的目的地。
    目前南城以及周边的常驻人口约为一百万,距离朱慈烺的目标还有一半的差距,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得到进一步的增长的。
    对于这方面,朱慈烺不是盲目的自信,因为有充分的理由。
    当地电价比本土便宜很多,因为临近鸡西煤矿,通过铁路便可以向三成地区进行运输。
    有了充足的燃料供应,冬季取暖自然也就不成问题了,更何况海边比内陆要暖和一些。
    当地的海鲜价格也非常诱人,只要得到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维持生活完全不成问题。
    凡是愿意迁居当地的,一律由朝廷安排工作。
    不同于本土,当地就是每周双休不,夏季每工作八时,冬季每工作六时。
    上班前五年全额免税,后五年半税,之后才会全额纳税。
    女子第一次怀孕可以享受一年的带薪产假,第二次享受九个月产假,第三次享受六个月产假。
    在当地出生的婴儿,其母亲在婴儿满三个月之后,可以一次领取五十银币的奶粉钱。
    不愿意上班可以在乡下种地,所享受的待遇与北地其他地方大致相似。
    若是家里有钱,搬过去就是为了享受生活,那朝廷就更欢迎了……
    这些不差钱的主就是纯粹的消费者,一个饶消费金额可抵上百个穷人。
    在当地,酒楼、茶馆、客栈、赌场、商店、医院、典当孝电影院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要不是在北都方便处理一些事务,朱慈烺都想将峰会的举办地搬到南城去了。
    开会还能兼顾避暑,岂不是两全其美之策?
    某肥宅亲王倒是代某皇兄是视察过当地的发展情况,结果是比较让人满意的。
    在那边一呆就是两个月,可以,当地的气候很适合某些胖子……
    经过快速发展的北都倒是早已成为了全世界第一大城市,困扰超级都市的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
    最典型的问题就是交通拥堵,夏季高温暴雨都会堵车,冬季降雪量越大就越堵。
    北都买车的人越多,北都的交通状况就越发的糟糕。
    前来参加峰会的元首车队都得经过封闭的路段,才不至于被堵在路上。
    万幸北都的老城与新城中间还隔着中城,要是挨着的话,那有些车得被堵上好几个时。
    从老城或者新城去对方目的地得车辆,宁可先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