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6章:假货出现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明帝国新本土的财务收入净值cSJ约占全世界的一半,看似没达到昊菁皇帝的目标。
    但不要忘了,大明帝国还有亲王藩国、将军封地、皇子管理区这三大块地盘,都算上的话,cSJ也有至少六七亿银币。
    对于这些非本土的地盘上的收益,朱慈烺基本不太在乎,只要这些地方不拖朝廷的后腿,让朝廷给他们补贴就算万事大吉了。
    除了两个皇子的管理区,对于其他地方,不论是亲王藩国还是将军封地,一律都是自负盈亏的模式,因为那是他们自己的地盘。
    赚了算他们自己的,朝廷也不会从中分红。除非发生大规模叛乱,当地无力弹压,朝廷才会出兵相助。
    对于纸币的事情,本土之外的地方,愿意换就换,不愿意换就不换。
    朝廷不强迫其用银币兑换纸币,不然会被认为是变相掠夺他们手里的钱。
    应广大百姓的强烈要求,昊菁皇帝还下令启动备案,也就是印刷并发行一分、五分、一角、五角这四种面额的纸币。
    一元的纸币其实对工薪族来已经算大面额的纸币了,日常购买一些东西并不方便。
    后世月薪五千元,现在月薪五十银币。
    一枚银币对应一百元,等于一元纸币对应一百元。
    而不少工薪族每月还赚不到这么多银币,相当于一元纸币兑换两百元。
    一分纸币对应后世两元,其实也够大了,但应付日常生活就非常方便了。
    面额纸币的发行还能便于广大百姓,毕竟兑换面额的话,风险就相应的降低了。
    先兑换几十张一元以下面额的纸币试一试,觉得携带比银币更加的方便,再增加兑换的金额。
    只要广大百姓能够接受纸币,不论任何面额,北方银行都会满足市场需求。
    想囤积这种玩意,寄希望升值套现,那就是脑子进北极熊了……
    这些面额的纸币上市之后,立刻加速了纸币的推广。
    商贩也开始接受顾客用额纸币购买自己的东西了,就算被骗了也亏不了多少钱。
    当然,一元纸币还是拒收,但并不妨碍他们凑一堆零钱,然后去银行取整或者存钱。
    广大百姓在尝到额纸币的甜头之后,便提出了一个更加非分的要求。
    那就是希望昊菁皇帝下令印刷更面额的纸币,以便大家花的更为方便一些!
    这就是那些打算用皮夹子取代皮袋子饶想法,他们根究不打算再携带铜币了。
    这个问题不在于印刷与发行,而在于设计与雕版。
    一分、五分、一角、五角这四种面额的纸币是原本就有的现成东西,只不过没有跟大额纸币一起印刷和发行而已。
    真要设计一厘和五厘的纸币,那就要从头开始了,连纸币的尺寸都要审慎考虑一番。
    一分纸币就够的了,真要设计一厘和五厘的纸币,那还不得跟邮票一样啊?
    一厘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后世的两角,只有乘车或者买糖果的时候用得到。
    最多加上购物时候找零而已,不能一点用没有,但用处并不是特别广泛。
    五厘纸币的使用范畴相对就比较广了,购买力相当于一块钱,可以买一两份报纸了。
    既然有实际需要,而且广大百姓的工资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到迅猛上涨。
    这就意味着面额纸币被淘汰的时间不会太短,最近二三十年都能用得上。
    那这两种面额纸币就有流通价值了,设计可以提上议事日程了。
    从着手设计到开始印刷,总计也就用了一年时间。
    设计占了十个月,印刷两个月,没有问题之后,便可以上市发行了。
    昊菁皇帝就没想到,最受欢迎的纸币居然是计划外的五厘纸币。
    广大百姓都认为五厘纸使用最为方便,是买卖双方最经常使用的面额。
    由于投放市场的前期数量比较少,各地都出现了排队兑换,且供不应求的情况。
    大明帝国的新本土根本不缺木材,印刷纸制品更是起家的项目。
    朱慈烺下令在两年之内,务必印出满足市场需求的足额纸币。
    只要广大百姓能够接受使用纸币,那么使用哪种面额的纸币就不那么重要了。
    朱慈烺就不相信百姓们都花五厘面额的,不花更大金额的。
    唯一的缺点是印刷面额纸币根本就不赚钱,甚至有点亏。
    好在能通过大额纸币的利润给补回来,否则印刷厂迟早得破产……
    前期额纸币缺货,不少企业老板为了给工人发工资的领头部分,就主动跟公交公司合作。
    从对方手里兑换额纸币,每价值一百元的额纸币可以给对方一百零一元,这就算是百分之一的利润了。
    更多的老板们闻风而动,也纷纷托门路、找关系,最后使得这项不是兑换业务的业务被炒到了一百零五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