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马会冷暖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车子没开多久,杨少从公文包内取出一份协议书,认真的交到我手中,说:“俊宇,你看一下,如果没有问题,就在这里签个字!我们的原则是,不管交情多深,做生意一切按规矩办事。”
    “那是自然!”
    2000万对我而言不算小数目,因此认真的阅读起协议书条款,发现和昨晚商谈的细节并无出入,爽快的在四份协议书上签下了大名,并收好属于我的那一份协议书。
    谈完公事,车厢里的气氛马上轻松起来,而亨利、苏阳、杨少的话题,无非围绕着跑马。
    据了解,香港跑马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
    主持赛马、赌马活动的是香港赛马会,香港人简称“马会”。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机构,既不是政府部门,也不是社会团体,更不是经营性的公司,没有股东,不属于任何投资者,也没有任何盈利要求。
    它实质上是一个慈善机构,盈余全部划入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每年批出的慈善捐款达10多亿港元。因此“马会” 是香港最大的慈善机构,也是香港缴税最多的机构。它上缴的各种税金,每年都超过100亿港元,占香港特区政府税收总额的10%以上。
    香港赛马,每年9月初到次年6月底为一个马季,每周两次赛马,周三、周六(或周日),每次日、夜各一场,全马季共78场。日场从下午1点半开始,半小时一场,赛10场;夜场从晚上7点半开始,也是半小时一场,赛7场。
    而农历初三,则是香港固定的特殊节日,每年的今天,都会有赛马举行。
    所以总而言之,跑马几乎每时每刻渗透香港每个角落,高楼上耸立着马会的标志,电视机里播映着跑马的信息,街头小报上登载的‘马经‘。从的士司机到清洁工,从高级主管到富豪老板,无一不津津乐道。
    跑马,甚至成了香港的特有风俗。
    香港现在有两处马场,一处是已经有150年历史的老马场,在港岛铜锣湾附近的跑马地;一处是填海造地建成的新马场,位于新界沙田。
    这次亨利带我去的是老马场,大部分赛事都在这里举行。
    几辆车子相继开进立体停车楼。
    整整三、四层的停车库里,停满了清一色的宝马和奔驰,几乎看不到其他牌子的汽车。
    在这座停车库里,我就能真切感到,香港富豪集中度之高,在亚洲应该是首屈一指的,在全世界可能也是名列前茅的。
    停好车,在大批g4组员人墙式的护送下走到门口,亨利、杨少随手递出几个纸牌,要我们挂载纽扣上。
    “这个牌子是马会会员的标记,必须有这块牌子,才能上楼,否则进不了会员vip包厢!”留意众人疑惑的眼神,亨利继续解释一番,“在香港,马会会员是一个很尊贵的身份。想申请加入,必须有两名马会董事推荐,这两名董事还必须与你十分熟悉。而香港马会的董事,都是社会名流。也就是说,想成为马会会员,必须先和香港上流社会的两位头面人物交朋友,正巧我和杨少都是会员,而且杨少还是马主,带几个人进去还是没有问题的!”
    “今天如果我的马赢了,我请你们去‘牵头马’”,笑呵呵的补充一句,杨少一如既往的大步向前走去。
    一路交谈着走到门口,发现这里出入无白丁,管理非常严格,这样浩浩荡荡的上去并不合适,于是只带着齐冰和温可走上了电梯,留下一大批人守在楼梯口警戒。
    推门而入,会员贵宾包厢几乎是一个大玻璃房,可以俯瞰整个赛马场,而且此时已经有不少贵客,听见开门声响,不少人回头张望,有华人,也有许多外国人,不过大家只是匆匆看了一眼,就回头继续干自己的事情。
    从踏入包厢的一刹那,我就感觉到不一样的气氛,这是一种兴奋的,骚动的,弥漫着欲望的气氛。有的端着望远镜眺望赛马场,有的忙碌地敲打手里的专用计分器,有的在争论猜测,有的跑去柜台买号下注。
    找张沙发坐下来,亨利、杨少作为上流社会的名人,打声招呼就离开了视线范围,留下我和苏阳、齐冰小声交流。
    “苏阳,你知道‘牵头马’是什么意思吗?”我还记得上流前杨少开怀的笑容,留意四周,问道。
    “这个说来就长了!”苏阳不知我有几年监禁的空白期,奇怪的看了我一样,也算耐心解释道:“养马和赌马,在香港是一大产业。你必须是赛马会的会员,你的马才能参加比赛,而且还要抽签轮流参加。今天,正巧是杨少的马比赛,所以他昨天才约你来看赛马!”
    我看杨少身边围着许多人,继续问:“这个马主很了不起吗?”
    “那是当然,想成为马会会员,必须有社会地位;想成为马主,还必须有钱,而且要有很多钱。香港的赛马,大多来自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一匹纯种赛马,少则百万港元,高达数百万港元,甚至上千万。马主还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