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让这些诸侯国的摩擦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技能彼此互相竞争,但又不至于连年征战,险百姓与苦难之中。
如此一来,当得上是两全其美。
是以四千年来,虽然各诸侯国之间彼此都有摩擦,但从未发生灭国之战,百姓安居乐业,不受战火困扰,此乃武穆之功也!
别人或许只会觉得武穆有先见之明,但雷翔每每读史至此,都会感叹,这位武穆莫不是也同样是穿越过来的?
他这诸侯国制,颇似他那个世界周朝的制度。
只不过,周朝之灭亡,乃是因为中央集权太弱,最终弱于其他诸侯国,从而先有春秋五霸,后有战国七雄。而到了东周时期,周朝王室对其他诸侯国的影响力,可谓是名存实亡,才会导致各诸侯国之间征战不休,百姓深受其苦。
但是,武穆巧妙的将昔时远古时期的禅让制度与周朝的诸侯国制度融为一体,各诸侯国可以以家天下的形式传承,而中央集权的至尊星帝,则颇带着几分禅让的制度——有德有能者居之。
正因为每一代至尊星帝都是有德有能者,更是大陆最顶尖的实力,所以就可以完美的压制各诸侯国的野心,控制大陆上各国彼此的纷争。而至尊星帝都是推举出来的,少有无德无能之人可以担任。而且别人不知道,雷翔却是听姬老说起过,每一任至尊星帝登基后,都要对天王山星帝苑宣誓,不能将自己的主星流传下去,这就使得禅让制度不会变成夏朝那般家天下的制度。
对于至尊星帝的选拔,武穆也留了一手。
武穆出生与南斗星宫,但是偏偏在列国封侯的时候,南斗六星并没有得到任何的嘉赏,而是作为了一个超脱于各国诸侯国的存在。各诸侯国不得对南斗星宫要求什么,南斗星宫也不得干涉各国的内政。而除了南斗星宫以外,像铂金汉宫、火曜神宫等传承已久的超然势力,都得到了武穆的嘱咐——他们这些势力,具备监督星帝的责任,如果星帝无能或者野心太大,这些势力就可以持武穆遗诏,废黜此人,另立新君!
如此一来,三方互相监督,就成为了一个传统。
不过所幸的是,武穆之后数任星帝,无一不是大智大勇,深得大陆绝大多数人爱戴佩服之人,而每一任星帝在临终之前,都会嘱咐自己的亲近势力,继承监督星帝的遗愿——比如姬老在云游大陆之前,自知自己寿元将尽,就嘱咐了北斗星宫,接任监督下一任星帝之责。
而每一任至尊星帝,在做出一些重大决策之前,都需要与这些势力进行沟通,商议,将其说服,得到他们的支持,才能下令。
如此一来,至尊星帝与各诸侯国互相监督,共创盛世,这几乎是封建社会最为理想的社会制度模板了。
只不过,武穆的留言还并非如此简单。
因为武穆清楚这世上不可能有完美的制度,而他创立的至尊星帝加诸侯国的制度,最大的弊端就在于权力的分散。
之前说了,这种权力的分散是武穆当年刻意为之,这种模式在和平年代是极好的,毕竟在这种模式下,每一任至尊星帝都是当世最强,能够压得住其他诸侯国的野心。但是,进入到战争时期,这种模式的弊端就出现了!
武穆出身军旅,身经百战,结合当年长生王朝的灭亡,他自然知道,当权力太过分散的时候,一般规模的战争,或许还可以依靠至尊星帝的实力与号召力来对抗,但是一旦出现天狼星再现这般大难,像这种模式就顶不住了。
武穆在星帝苑中留书,清楚的预见,虽然他所封的各诸侯国初代国主,都是当年追随他,立下绝世功劳的赫赫英雄。但是事过境迁,英雄的后人未必也就是英雄。
权力此物,着实会使人腐化,会让人难以放弃。
所以武穆在遗书中预见,最多两千年,各诸侯国的王公子弟之中,就很难出现星主级以上的强者。
而若是与草原发生全面性的种族大战,难保不会出现一些诸侯国为了保全自己的军力,退缩不前的情况。
不得不说,武穆此人经历丰富,从一小兵最终成为当世至尊星帝,他的阅历极其丰富,而他的预言,此后也成为了现实。
不说这一次与天狼星的全族大战,就说之前,短则五六十年,长则百年,中原与草原都必将有一场大战。
这样的大战,虽然比起当年天狼星出现要小的多,但是其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比如说,身处大战交锋之地的国度,往往为了本国百姓,军队会拼死作战。而其他靠大陆中央甚至南方的国家派来的援军,有一些就不会那么拼死作战。遇到危险时逃跑者甚多,甚至一些将领在弱势时会主动率兵弃城逃跑,到最后反而不会被追究,就是因为他们知道,打了败仗或许没什么,只要把兵力保存下来,他日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这样的想法,如何能够应对一场灭族之战?
所以,武穆王早就在遗言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