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泥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其它的地方不用转了。</P>
    三人出了长安寺,立刻朝二处追来。</P>
    二处叫灵光寺,历史最悠久。</P>
    据说,灵光原名叫龙泉寺,哈哈,与龙泉庄的村名有点像。</P>
    她创建于唐代,后改称觉山寺。辽兵入关,丞相耶律仁先之母郑氏为供奉佛牙舍利建造了招仙塔。</P>
    塔为八角形,以雕砖砌成,规模宏大。据载:寺后有塔十层八楼,俗称画像千佛塔,绕塔基有铁钉龛十六座。塔西有井泉,深广约五尺余。</P>
    又是八国联军。炮轰这里。结果把这辽塔轰倒了,仅剩下石砌的一人多高的塔基。</P>
    主持重建宝塔的和尚,从瓦砾中发现一石函,内有沉香木匣,匣上有文:释迦牟尼佛灵牙舍利。当众打开木匣,果然看到一颗佛牙。遂将佛牙舍利供奉于灵光寺禅堂,成镇寺之宝。据考证,这颗佛牙的确是佛陀涅盘后存留世间的两颗佛牙之一,极为珍贵。</P>
    王珂一行,追到二处的殿门口处,右侧一棵“许愿树”引起三人的注意。</P>
    这是一棵巨大的七叶树,紧紧地把一块一人多高的山石包裹在里面,俗称“树包石”。</P>
    七叶树顾名思义,是七片叶子,有点像一个巴掌上长的七个手指。对喽,和五指毛桃树很像。</P>
    这七叶树又名娑罗树,俗称婆娑树,又叫做菩提树。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参禅悟道修炼成佛的,它因此被尊称为佛门宝树。</P>
    这在京都并不多见,却与二处很是相配。</P>
    进了二处,三个人眼睛立刻亮了。副连长鲁泽然和卫生员于德本,以及新兵李进,已经在那里坐了半天了。</P>
    王珂闭上眼,深呼吸了一口这里的空气。然后拄着拐,准备围着这破塔基右转了三圈。.</P>
    “排长,为什么右转三圈,我左转行不行?”谷茂林跟在王珂的身后问。</P>
    “右转,敬礼之意。佛言:右转者,顺佛固法,万事顺遂。”王珂拄着拐,反正自己穿的是便装,迷信也没有人看见。他盼望这只脚早点好,他希望范部长早点想起自己。</P>
    一听还有这好事,坐着的卫生员于德本赶紧站起来,也跟着开始转。</P>
    不过他转的时候,嘴角泛笑,东张西望,捎带着和快要转完的王珂说着俏皮话。</P>
    王珂没理他,一口气转完,这才对卫生员于德本说:“佛曰:旋绕三匝敬三宝。所谓三宝为佛、法、僧。亦灭三毒。所谓三毒:贪、嗔、痴。右绕佛塔有五事:一低头视地,二不得蹈虫,三不得左右顾视,四不得唾地,五不得与人语。”</P>
    王珂一本正经,和他说起佛家教义。</P>
    “啊,那岂不是白转了。”卫生员于德本也站了下来,这塔长一面就有约二十多米,八角形,想想看,转一圈要走近百步。</P>
    众人哈哈大笑,最后几个人,连同老排长胡志军、副连长鲁泽然都站起来,围着塔基转了三圈。</P>
    在他们转的时候,王珂闭上了眼,坐在旁边的一个椅子上,默默地在想。他很想看看这塔基下,除了石函之外,还会不会有什么?</P>
    脑海中一片空灵,不可能再有什么幻景。</P>
    王珂想到自己住的板房那里,和这里不一样,这里的塔基是在地上,而哪里的塔基被埋在地下。两个挺像的。一个中间埋的是石函,一个中间埋的黄泥盆。人家石函里还有沉香木匣,藏的是佛牙宝贝,你那黄泥盆里藏的可是泥……</P>
    王珂一惊,睁眼一看,面前站着五个战友。</P>
    ”王珂,你是不是累了?“</P>
    \“没有没有,我闭目养养神。\“说完,王珂站了起来。</P>
    塔基一侧,是个水池。上面担着一块跳板,和那天做的梦,好像!</P>
    当然自己是不会上那块跳板上去的,更不会掉到这池子里。</P>
    黄泥盆,黄泥盆,老石碑,老石碑。王珂轻轻地念叨着这两个词,他坚信,古人不会把什么不值钱的黄泥盆埋到塔基里,至少也会像佛牙这样的稀罕物吧。</P>
    二处转的最久,出了门。王珂又来到”还愿树“下,肃立不语。</P&g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