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乐观和热爱,才是疲惫的解药。
一到场部,集结迟到近二十分钟的四、五中队,才发现她们还算是到的比较早的。
而包括十三中队在内的场部指挥分队的学员们,候在那里,一脸的不屑。
连枪炮声都没有听过几次的后勤保障分队们,这“菜”就是有菜的道理。
此时的王珂和覃虎,正与十三中队三排的15个学员,蹲在队列的最前端,围成一个圆,听王珂在布置任务。
尖刀排不仅仅是走在最前面开路,在部队的行进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的主要任务是沿穿插路线,抵近侦察,在军事术语中,“尖刀排”通常指的是在作战中担任先锋、突击任务的排级单位,它们往往由最精锐的士兵组成,负责突破敌人的防线或执行其他比较高的风险任务。
眼下,在雪中转移、转场任务中,他们担负的虽然不是遇山开山,遇水架桥,为后续部队打开突破口的任务,但保证干训队前进方向,同样必须机智勇敢,善于判断,吃苦耐劳,先部队行动而动,这样才能圆满完成任务。
王珂此时,已经给三排传达完任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纷纷扬扬的雪中,他压低嗓子说:“此次转移,是军首长、大队首长对我们排莫大的信任。这是军人的荣耀。我带十一班作为尖刀班和队部配备的一台报话机,走在全排的最前面,担任搜索任务,了解沿途的敌情、地形、道路、桥梁、村庄等情况,通过请向导带路,或按地图行进等手段,正确掌握和标示行进方向,并不断与上级和后续部队保持联络。覃虎同志作为联络官,负责前后联络。”
尖刀排一般与大部队保持一至两公里的距离,而尖刀班更是尖刀中的尖刀。
虽然说是和平年代,不可能真的有什么敌情,但是大雪中奔袭,不是公园散步,更不是沿着大路开进,途中的情况千变万化,完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还是很有挑战性。
十班、九班、八班的班长一齐问:“那我们呢?”
“你们与我们依次保持五百米的距离,一切按战时的要求,十班、九班担任两翼的搜索,八班殿后支援。”
两翼搜索?就是说,就算有路,十班和九班也肯定要在路的两侧50米以外前行了。
“行,明白了。”十班长和九班长一听捂着嘴就乐了,这丝毫不比尖刀班的任务差。而殿后的八班任务也不轻,既要来回保持与后面大部队的联络,也要随时增援前面和左右的三个班。
三排共有四个班,而十一班更是多了一个人,这在干训大队,相当于一个加强排。
“王珂,王珂……”一个穿着皮大衣、戴着皮棉的女兵从大雪中突然钻了过来,正是范晓昭。她一到场部,就把十三中队翻了一个遍,要不是碰到彭应求,她还不知道王珂所在的三排是干训队的尖刀排。
当听说王珂的三排是尖刀排,她立刻有了一个主意,拉着吴湘豫直接去找了老覃。
“范排长,你找我?”王珂和覃虎同时站了起来。
皮棉帽下的范晓昭,显得很精神,两只大眼扑闪扑闪。她走起雪地里,显得有些吃力,笨重的大头鞋虽然暖和,却很拖累,还不如布棉鞋走路实在。
下雪天,已经肯定不适合再穿解放鞋或布鞋,但是如果穿着大头鞋行军,恐怕……
那时候,部队每年会发一双圆口的布鞋。留着春夏秋季穿的。在解放鞋不够穿的时候,布鞋也能顶上劲。眼下下雪,首长给干训队调来了大头鞋,所有的学员就是瞅稀罕,都换上了。
大头鞋暖和又防水,可是要强行军,那肯定是个大累赘。
所以,王珂一看范晓昭脚上的大头鞋,眉头立刻皱起来。这是一个新情况,恐怕是包括覃军长在内的所有人,都没
有想到的新情况。
部队马上就要出发了,而刚刚的集结,除了有些中队慵散,大头鞋可能是最大的拖累。
“是啊,是啊。”范晓昭开心地笑了,她把羊皮帽子向上推了推,接着说道:“一会我和小豫姐参加你们行动。”
“什么?”覃虎一听,差点蹦起来。他把一个帽耳朵向上掀掀,不相信地侧头问道:“你俩随我们排一起行动?”
“是啊!”
“扯淡!”覃虎一脸懵,接下来一想,这也不可能啊,尖刀排怎么会让两个女兵参加呢?于是他正色说:“这不是过家家,是强行军。”
王珂也是闻言大吃一惊,但转念一想,范晓昭绝不会无缘无故说出这番话来,肯定有背景。
“范排长,你们随同我们行动,还有别的任务?”
“聪明!”范晓昭“呵呵”一笑,朝覃虎狠狠地白了一眼,又说:“王珂,一号批准我俩带一部两瓦电台,带一个药箱,随尖刀排一起行动。”
我滴个姑奶奶,从来没有听到过尖刀排还有女兵。
“覃一号批准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