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明三百年来将亲王的封地选在海外的还是头一个,而且这块海外飞地还不是大明的疆域。王爷要自立了。这是众人心中的第一个念头,郑林也在沉思,似乎是在考虑站位问题。而刘鸿渐亲卫营的几个将领都乐得合不拢嘴了,他们待在亲卫营里虽然地位颇高,但亲卫营满编也就两千人,最高不过是千户。虽然刘鸿渐给他们的军饷并未按照实际军职来发,但谁不想爬得更高呢?若是刘鸿渐拥有封国的话就不一样了,他们就都是封国内的将领骨干,这实在是个好消息。禁卫军将领陆海波、林河等人也各自表情不一,陆海波是想跟着刘鸿渐的,他担心如果刘鸿渐真的离开大明,武将会再次受到文官和朝廷的联合压制。林河则很犹豫,他不像陆海波般没心没肺,相比于东瀛他对大明更有归属感。“我说你们都想啥呢?一个个闷声不语的,本王告诉你们,注意你们的身份,你们是大明的将领,本王带你们来可不是私奔!”刘鸿渐带着这群将领东奔西走也有好几年了,哪里能不明白这些人在想啥?几句话说的在场的将领们都红了脸。“本王重申一遍,你们都是大明的将领,领着陛下的薪俸,此来东瀛不过是为了帮本王在东瀛犁地,铲除所有敢于反抗本王的倭人,而后你们仍旧要回到大明,回到禁卫军的大营。”刘鸿渐瞪了一眼陆海波和林河道。“嘿嘿,王爷言重了,咱们根本没有其他想法,咱听您的,您让咱打谁咱就打谁,您让咱去哪儿咱就去哪儿。”陆海波嘿嘿一笑,几句话就表达了自己的意愿,但又没有完全说破。“滚犊子!马肉都堵不住你那臭嘴!”刘鸿渐没理睬陆海波的变相效忠。东瀛虽然几经战乱,但倭人至少还有八百万人,这也算是东瀛关于战国的一段趣事。华夏的战国时期人口皆是负增长,再往后的三国时期,国内由于战乱和各种灾荒人口也是大幅度下滑。而东瀛所谓的战国,打了几十上百年,人口竟然从几百万打到了一千两百万,也算是牛掰。“本王立国号为秦后,势必会受到倭人的反抗,而你们的任务就是,杀光所有反抗的倭人!”刘鸿渐端起一杯倭人清酒喝了一口道。刘鸿渐喜欢东瀛这块地方,但并不喜欢东瀛人,或者说不喜欢他们的文化。为此刘鸿渐制定了‘犁地计划’,名字虽然糙,但这几个月来刘鸿渐反复斟酌还是觉得用犁地最合适。首先是文化上,东瀛的文字必然要废除,相对等的东瀛语也要废除,同时废除的还包括所有的东瀛书籍。要改变一个民族很难,但那只是在后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在这个年月,刘鸿渐可以更简单粗暴些。他将要求所有东瀛人学习大明语、大明的文字、文化,也将从大明内地雇佣更多的落魄秀才、举人前来讲课。从服饰到发型,从言谈到举止,能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全部都将汉化。这是他的封地,他是这块土地的王,趁着还手握着大明的军权,他完全有把握将这支三百年后汉人的死敌同化。“大明将会源源不断的将各种补给运抵东瀛,其中包括武器、弹药、粮食,也包括书籍、教谕和生产工具。前路漫漫,还望诸位多加用心!”刘鸿渐说完举起了酒杯。闻听刘鸿渐的计划后,众人有的变得心事重重,也有的振奋不已,但都端起了酒杯。对于岛根城内那仅有的一千多倭兵刘鸿渐倒是没有直接下手,这些士兵曾经为岛根城而战,刘鸿渐决定给他们一次选择的机会。刘鸿渐告诉他们建国的消息,甚至告诉了他们未来的计划,要求他们自己选择归属。这计划也没什么可保密的,与其以后他们得知后成为隐患,倒不如快刀斩乱麻。果然闻听刘鸿渐之言后绝大多部分倭兵选择了离开,但仍旧有大约三百人选择了留下,其中包括了失去一切的樱木久见。“为什么?”刘鸿渐看着樱木久见得眼睛,似乎是想找到答案。“东瀛病了,我认为将军可以将这病治好,为此,我愿意贡献我的力量。”樱木久见沉默了一会儿道。他想起了襁褓中的孩子、想起了死去的家人,更想起了先前百年间东瀛人经历的各种混战,有感而发。到此刘鸿渐才算是明白,如果按照后世他读过的一本书里来解释,这樱木久见大概就是拯救派,而荷兰人则是降临派。只是刘鸿渐仍旧不能十分相信樱木久见,他将樱木久见提为三百倭兵的统领,又信守承诺的将选择离去的人放出了岛根城。但是只半个时辰后就给樱木久见发布了第一个命令,杀死刚才出城的全部倭兵。出城的倭兵自然被收缴了全部的武器,三百倭兵除却配发了倭刀之外,都给配备了一支旧式的燧发枪。樱木久见接受了命令并带着人连夜追了出去,第二天早上两百多个倭人在樱木久见得带领下,拉扯着千余人头出现在了岛根城下。又两天后,整合了部队的刘鸿渐命令郑林以五千禁卫军驻守岛根城,自己则带着两万五千人向东进发,直奔德川幕府的老巢江户。七月底,两万五千大军抵达上野原,幕府率四万新兵迎击,只一个照面四万新兵就被击溃,刘鸿渐命令骑兵追击,四万新兵逃回江户者不过半。八月初二,在一百门榴弹炮的狂轰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