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尤其是方春秋,听到这话,脸黑成了锅底。
“我等暂时自然没有眉目,此次瘟疫事关人命,岂能随意下定论。”
有人冷哼,说着还恼怒道:“倒是梁大夫你,一来就说有发现,这反倒令我等好奇,要知但凡病理,自有出处,不知梁大夫根据何来?”
梁依依心头火气,讥笑道:“个人传承,不便相教,除非你愿意入我门墙。”
想知道拜师呀,不然我就是不教你!
“你!”
那人气的胡子一翘,脸色越发地黑了。
“大人!”
就在几人嚷嚷之际,县太爷从后院走了进来,他一进来,就看到几个大夫脸色不善,不由脸色微沉,道:“先前梁大夫回去给人诊断,发现此次瘟疫非同小可,乃是毒瘟,不知你们有何见地?”
毒瘟,就是流行病加中毒过敏之类的综合症,这年头十分少见。
这种大事,为了防止这群庸医乱说,他也必须征求所有人意见,当然,更多的则是不太放心。
方春秋正怀恨她先前的讥讽,于是当即就道:“大人,我先前给三人诊过脉,发现他们脉象虚浮,却并不沉稳,加之寒热交替,内困外交,此症虽不像是风热,却也近似,绝不像是毒瘟,还请大人慎重。”
“不错。”
方春秋话音刚落,又有人接口道:“大人,所谓毒瘟,乃邪气入体引发身体浮肿,戾气毒力与人体相缠,其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而不胜正,小民之前确诊过几人,并未由此症状。”
“不错,以记载来看,此次瘟疫,绝非毒瘟,还请大人明察。”
“是啊大人,这怎么看都不像啊。”
……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顿时就将梁依依的诊断批判的一无是处,这群人看似没本事,但说话却一套又一套,引经据典,从前人的心得到各种记载,如数家珍。
县太爷听了,一时间眉头皱成了川子,没办法,他是外行,真不懂这些医术,但那些引经据典的东西,他毕竟是人,所以也听过不少,正因为听得懂,所以头更大了。
难道自己看错人了?
他有些无法肯定,但要让他怀疑梁依依的医术,同样很难,毕竟梁依依之前救他时,所用的针法,真是太罕见了,任谁见了,都不能说她是庸医。
想了想,他一时也不好定论了,但无论如何,他必须要有所动作,否则就像楚铭轩说的,乌纱帽不保了。
念及至此,他想了想,沉声道:“既如此,那依照诸位所言,此次瘟疫到底是何种疫病?”
“这……”
那几人被这么一问,顿时也有点懵逼了,他们方才只顾着打压梁依依,却没想过这写,不,应该说他们也想过,但暂时还没定论。
不过这群老滑头,自然谁都不肯承认自己什么都没看出来,他们也明白了,眼下县太爷急需一个对策。场面僵住了,他们都不敢轻易开口,好在这群老奸巨猾之辈,很快就找到了代表,当即就有几人,不断暗示方春秋,让他说,没办法,他最先蹦跶出来的,就让他做个代表好了。
方春秋被众人示意,脸色彻底的黑了,气的忍不住骂娘,但饶是如此,该说的还是要说,于是当即就硬着头皮道:“大人,此次瘟疫来的太过突然,病理如何,我等暂时还没答案,但我等已经在商议对策,人命关天,我等也不敢贸然下决定,来之前我也正和薛大夫商议此事。”
一群畜生,敢坑我,看我不把你们拉上贼船。
薛大夫正是之前第一个嘲讽梁依依的中年人,此人见方春秋把自己也拉上了,脸色一僵,干笑几声道:“是的,大人,我们几人合力问诊,从脉象以及各方面推断,此次瘟疫极有可能是风热病,只是具体如何,还有待试药之后,才能见分晓。”
“是啊是啊,还请大人多给点时间,不可轻举妄动。”
……
余下几个大夫见自己被拉上贼船,纷纷附和。
“风热?”
楚铭轩闻言,惊讶地道:“不知各位大夫,从何判断这是风热的?方大夫,您身为神医,想必知晓出处?”
说着他脸色彻底阴沉下来了,风热,这种症状,还是白天梁依依给花大娘看病时才提过一嘴,然而如今竟然连方春秋都这么确定了,可偏偏凑巧的是当时在场的方大夫就是方春秋的弟子。
这要说其中没有猫腻,打死他都不信,这种病,除了他家媳妇,这群庸医能看得出来?
糟,难道被识破了?
方春秋眼看楚铭轩问起,也有点慌神了,沉默少顷,沉声道:“大人,所谓风热,就算脉象虚浮,身体燥热,邪气入肺所致,脉象与风寒相似,却又不同,具体的但凡有点常识,都能分辨。”
“这倒是有趣了,早上我治了一个村里的大娘,看着像风热,所以就这般说,却不想方神医也这般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