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赵七出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士子可就一致多了,绝大多数都选择留在天枢势力内。到哪里不是一样当官?当然,也有例外,如此次被救归之官员。这些人虽然感念圣后之恩泽,天枢城主之恩惠,但很明显,天枢城与南宋不是一回事,身为宋臣,他们必须回到宋境,为自己,也为迁居江南的亲眷。不过,却有三个名声显赫的人物留了下来。
    一个是张孝纯,这位知太原府,当年在太原与王禀并肩抗击数万金西路军。守城近九个月,箭尽粮绝。援兵无望,最终城破。王禀投水死,张孝纯被俘,被迫投降。战败失节,背上了这么一个人生污点,张孝纯再回南宋,也落不下好。但张孝纯万没料到,渊圣皇后接见归返人员的名单中,第一个就是他。
    而圣后座下那位天枢城主,一见面。就对张孝纯说了一句:“先人有言。不以成败论英雄,永锡公虽败犹荣,实为太原的英雄。”
    张孝纯当时就结巴了:“孝纯、不过一失节之人,如何、如何当得起此誉?莫要折杀老夫。”
    天枢城主道:“做为一个战士。你为国家尽责了;战败之后。则是你在为自己的性命负责。这无可指责。你与王禀一样,依然是太原的英雄。”
    张孝纯当场就掉泪了,这是五年来。他听过的唯一不偏不倚的评价,年过半百的人,哭得像个小伙子。
    如果说张孝纯是感念知己而留下来,那么宇文虚中则是不得不留——他的家眷全被南宋遣送到长安了,还能怎办?
    第三个留下来的人,最令人惊讶,因为此人最应当回南宋——洪皓。
    洪皓在了解到第三次奈何关之战始末后,联系前因后果,顿时明白了,当日自己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尽管当日他不知情,尽管他就是个跑腿的,但帮凶的负罪感,仍令他愤愧欲死。
    洪皓当即求见圣后,请赐予一死,被驳回后,再自请入监,若不惩处,则长跪不起。
    狄烈最后被这倔强的家伙弄得不耐烦了,只想远远弄走这家伙,随口问道:“有一个差事,我们要派一个副使,随金国使臣乌陵思谋至上京,协助正使马扩,协商两朝茶马互市之事,你可愿去?”
    洪皓眼睛都不眨一下:“臣愿往。”
    狄烈讶然:“本王不过随便问一下……话说,你才刚回来啊。”
    洪皓面不改色,还是那句话:“臣愿往。”
    于是,乌陵思谋多了个伴。
    ……
    九月底,站队时限截止,该走的走,想留的留。天枢城派出十艘大船,将一千余南归的宗室、官员、士子及其家眷仆役,尽数送上大船,沿丹水而下,走汉水入长江,顺着狄烈前次千里奔袭黄天荡的路线,直抵江南。
    天诛军方派出一支百人队,护卫南归宗室官员们的安全。
    一个都的护卫队看上去少了点,但在天枢势力范围内,所有的残余金兵与流寇,都被天诛军第三整编师、陕州军、王屋山寨等强龙加地头蛇的组合,扫得干干净净,安全无虞。
    至十月中,行程过半,船队至郢州,即将进入荆湖南路的江陵府时,便是天枢势力与南宋的实际控制分界线。到了此处,天诛军护卫队则须返回,船队的安全,将交由南宋方面负责。
    南宋方面,也早得到天枢城通知的消息,但不知是朝堂无君,群臣扯皮,办事效率太差,还是南宋的军兵素质就那样,拖拖拉拉,一直未见踪影。结果,天诛护卫队走了,南宋这边的护卫迟迟未见,弄得这群南归官员们心里极不踏实。
    正当被搁置在郢州的船队等得不耐烦,准备不等官兵来就要上路之时,官兵出现了——只是,不是他们期盼的护送官兵,而是一群追缉要犯的衙役弓手。只不过,这支衙役弓手队伍,人数未免多了些,足足有一百二十余人,只怕整个郢州城的衙役都出动了。
    什么样的要犯,竟须出动如此之多的人手追捕?
    南归官员们正议论纷纷,安抚内眷之时,这支缉捕队的都头——一名二十余岁,神情精悍,下巴留着短髭的年轻军将,背弓挎刀,手持一卷图形画影,振声对大船上的千余南归诸人道:“某乃郢州弓手都头黎冲,现追缉一名血案逃犯,此人极有可能混入诸公船队之中。为诸公安全计,黎某要一一辩认,勿使真凶逃脱,得罪之处,祈请宥恕。”
    若是寻常官员内眷船队,只怕早已炸锅,而这群南归宗室官员,包括其内眷仆役,无不是吃过大苦头,历经磨难之人,却也并不甚惊恐,愿意配合。
    这郢州弓手都头,倒也谦冲有礼,只比照手持图形,一一核验,绝不骚扰女眷,更无趁机勒索财物之举。看其神情之专注,甚至带着几分说不出的紧张,倒是一个尽忠职守的难得武官。
    “陛下,有些不对。”秦桧低声对戴着斗笠的赵构说道。
    这千余人中,知道赵构身份的,只有秦桧与赵构身边两名心腹宦官蓝圭与曾择而已。眼下的这位建炎天子,要护卫没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