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收进一个女弟子,名叫吕灵姑,是个孝女。家师对她十分怜爱,老恐她一人在山中孤单,这两次来了,均未住多日,总是略微指点便走。昨晚你们如来,还可相遇,今日已回大熊岭去了。行时留话,说你们这几天必来看望,命我转告,你那沙洲上产有一种蛇菌,大是有用。只是如今还未生出,须等明春大雷雨后才有。到时请你务必留下几个,用盐水泡起。明春家师回山,亲自去取。你送我这两只燕儿,倒真灵巧。再经我一训练,明年今日你们再来看时,便两个样儿了。只不知它们离了群,养在我这里,心中愿不?”说时,那两个小燕竟似懂得人意,不住曼声长鸣,拿头在映雪掌上挨擦。映雪见状,越发爱极。纪光应了留菌之事,又把银燕的好恶和喜盐如命一一说了。
纪异见小燕依恋映雪,心中好生不快。正想朝乃祖示意别去,忽听山角后面有两个女子说笑之声。映雪一听,丢下二人,口中唤一声:“是玉姊来了么。”便往山角后跑去。一会工夫,从山角转出两个女子,一个便是那日所见的吴玖,另一个白衣如雪,背插双剑,生得身长玉立,英姿飒爽,却是初见。吴玖一见纪光带了纪异在前恭候,便抢步上前,答礼道:“承蒙在顾,又赠愚姊妹灵禽,足见盛意。家师离山他去,雪妹想已告知。这位乃武当派名宿半边大师门下弟子女昆仑石玉珠姊姊。那日老先生驾临,因时太仓猝,又未奉有家师之命,不敢多留。今日并无外人,同往洞中小坐叙谈如何?”纪光自是愿意。纪异也动了好奇之想,便将回意打消。
祖孙二人向石玉珠见礼通诚之后,便由映雪在前领路,往前山洞府之中走去。那日纪光祖孙惊恐饥疲之余,来去匆匆,虽觉山势奇秀,并未识得庐山真面目。这时事过心闲,又是由后山转到前山,一路留意观赏领略,方看出山的妙处,真个是雄深险峻,秀丽清奇,兼而有之。
走了一半路程,快到前山,按理,那日所见矮屋和洞府位置在山顶之上,原应折向高处才对,而且已然望见左侧山顶便是洞府。不料映雪忽然领了众人向右侧一条通往下面的窄径走去。那窄径藏在茂林嘉木之中,不到近前,简直看不出有路。人行其中,映得眉发皆青。再加上细草蒙茸,秋葩竞艳,草气花香,沁人心脾。越显幽绝。
绕行有里许之遥,越走地势越低。纪异看出与洞府有点背道而驰,忍不住道:“适才若往上走便是山洞,却引我们到此则甚?”纪光方以目示意,前面映雪已然听见,回身笑嗔道:“你这孩子,懂得什么?前日你们所见,乃是后洞,平时我们练气观星之所。
这里才是正门户呢。你嫌远,我们抄点近路吧。”说时,又引了众人从一个危崖夹壁之中穿行过去。那夹壁曲曲弯弯,长有百丈,两边危壁如削,仅露一线天光。最窄之处,人不能井肩而行,甚是幽暗。
夹壁走完,豁然开朗,面前现出一片极大的山坳,三面清水围着一片平地。到处都是千百年以上的老梅花树,有的雄根虎踞,繁枝怒发;有的老干龙伸,铁柯虬舞;有的轮园盘郁,磅礴屈伸,自成异态;有的疏影横斜,清丽绝伦。俱都疏疏密密,散置其间,千形百状,图画难描。如在花时,这一片香雪,更不知还有多少妙处。纪光到此,方知梅坳得名之由。
另一面却是一座危崖,大小奇石恍如飞来,高低错落,附崖挺出。上面建了好些亭台楼阁,式样奇古。又就着崖形,凿了许多蹬道飞桥,盘绕其上,以相通连。正当中是一座高大洞府,上有碧苔拼成的“香雪洞天”四个古篆。崖底下,一边一个丈许高的大洞,里面碧水涟漪,其深无际。左洞乃是溪流发源之所,水从洞口夺门而出,绕溪而流,直投右洞。水声汤汤,清泉潺潺,泉韵山光,相映成趣,令人耳目皆清,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纪光祖孙正在四面赏玩,映雪已走向当中大洞下面石级之上,揖客入洞。纪光不说,便是纪异从小生长荒山,也曾见过不少洞穴,以为里面未必还胜外面。谁知到了洞中一看,竟是珠缨金珞,晶屏玉障,不但合洞通明,亮如白昼,而且玉床碧几,不染纤尘。
尤其石室修整,门户井然,到处光华灿烂,目迷五色。纪异越看越爱,暗忖:“修道人竟有这些好处。他年母亲复生,自己去师父苍须客的洞府之中,不知能否和这里一样?
可惜洞中主人是个女的,否则时常来此玩玩多好。”
纪异只顾寻思,不觉随了众人走向吴、杨二女修道室中,见陈设愈加精美。吴玖请众落座,说道:“此洞乃前百十年前家师修道常居之所。家师曾说,当时道尚未成,喜事好胜,把这座洞府布置得和仙宫相似。除洞前三千珠老梅外,余者连洞泉溪水,尽出人为。真个是匠心独运,巧夺天工。后来道成,深觉此事无聊,实非修道人居处参修之所,便要将此洞封闭。经愚姊妹再三求说,才未废弃。近年移居莽苍山大熊岭,苦修未完功果,将此洞赐与愚姊妹居住,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