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来龙去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天上午,兰峰的在龙凤花园小区的走访调查基本已经结束。
    正如陈言先前所预料的一样,没有特别大的收获。
    像龙凤花园这样的商业化小区,不像陈言从小长大的单位集资房的小区。
    陈言从小长大居住的小区,大部份人都是陈建国的同事,大家在单位本来就认识。
    相互之间很熟悉,邻里关系自然比较好。
    但是在商业小区,尤其是近几年开发的商业小区,年轻人比较多,外地人也很多,彼此之间没有什么交集,进了房门后就是自己过自己的日子。
    再加上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邻里之间也没有时间沟通交流认识。
    “除了拉网排查之外,我们重点对9号楼居住的业主进行了排查。”
    兰峰开始汇报情况。
    “9号楼一共有4个单元,这一栋楼里边一共居住了56户居民。”
    “都没有人认识韩龙,但是1单元和2单元有两个退休的老人,认识张瑶。”
    “认识张瑶?”
    “是的,分别是1单元102室居住的张凤琴还有2单元303室居住的李桂芳。”
    “这两人因为年龄差不多,都是50多岁,刚退休而且是川省人,来营吕市是投奔儿女。”
    “正好租住在龙凤花园小区。”
    “根据她们提供的信息,张瑶在这里居住了有两年时间了。”
    “因为都是川省人,平时会一起去买菜,但是从两个月以前就没在见过张瑶。”
    “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情况?”
    “特殊情况倒是没有发现,不过张凤琴大概就是两个多月前听张瑶提起过,她可能要搬离这个小区。”
    搬走?
    “张瑶有没有跟她说为什么?”
    “具体原因张凤琴不太清楚,只知道张瑶要结婚了,但是因为家里人反对,怕他们找过来,所以要搬走。”
    家里人反对?
    张瑶三年前离家出走,就是因为家里人给她包办婚姻。
    但是这都过去三年了,她家里人怎么还会反对她自己结婚?
    而且,张瑶和韩龙生活在一起,显然她的结婚对象就是韩龙。
    以韩龙的经济条件,张瑶家里为什么会反对?
    而且,就因为这个要搬家?
    “张凤琴知不知道是谁要来找张瑶?”
    “这个张凤琴不太清楚,张瑶和她们很少说家里的事情。”
    “只是偶尔提起过一些。”
    两个多月前……
    这个时间点,正好在韩龙和张瑶遇害之前。
    “陈队,”正在兰峰刚刚汇报完的时候,胡雪莹走进的会议室:“川省那边的协查通报已经发过来了。”
    哦?
    “说说具体情况。”
    通报里的情况非常细致。
    有关三年前张瑶离家出走的情况,陈言是在失踪人口系统中的备案信息当中了解到的,信息比较粗糙。
    原来,张瑶一家和韩龙一家是邻居,张瑶和韩龙更是从小一起长大,可以说是青梅竹马。
    韩龙在来营吕市打工之前和张瑶就暗生情愫。
    但是,韩龙那个时候没办法娶张瑶。
    因为他掏不起彩礼钱。
    在韩龙的老家,一场婚礼彩礼钱少则要十几万,多的甚至要二十万。
    张瑶的父母当时跟韩龙家里要的彩礼钱是18万。
    这个钱数,在当地的彩礼中,是属于偏高的。
    但是张瑶长的漂亮,是村子里少有的漂亮姑娘,而且张瑶性子好,从小温顺有理,还能干活,村里人都知道。
    18万块钱虽然不少,但这个彩礼数在当地其实也是合理的。
    但是韩龙家经济条件一般,他父母存了一辈子钱,也只有八万块钱。
    和张家要的彩礼钱差了十万块。
    投影仪前,胡雪莹开始介绍协查内容。
    “原本张瑶和韩龙从小一起长大,两人青梅竹马又暗生情愫,彩礼钱多一点少一点,其实都不影响他们之间结婚。”
    “但是张瑶还有一个哥哥,也订了婚,那边要的彩礼钱更高要25万。”
    “而且张瑶的哥哥说话不太利索,有点口吃,所以不太好找对象。”
    “这个要25万的姑娘是媒婆托了好多关系,才找到的。”
    原来,张瑶的父母自然不可能有25万的积蓄给女方家,所以只能在张瑶的彩礼上想办法。
    韩龙被逼是没有办法,就硬逼着出来打工,于是当年来到了营吕市。
    可是即便打工,也赚不了那么多钱。
    韩龙当年在保尔外贸公司最初是做苦力的,一个月也就三千块钱。
    干了两年一共只存了四万块。
    张瑶能等韩龙,但是张瑶的哥哥等不了。
    “所以,三年前张瑶的父母就只能另找人家,把张瑶许配给了邻村的一个青年。”
    “这个邻村的青年王红飞,是张瑶小时候的同学,也很喜欢张瑶,家里经济条件还不错。”
    “当年,王红飞的家里就直接给了张瑶家里25万的彩礼钱,这样子张瑶哥哥结婚的彩礼钱就全够了。”
    “不过张瑶宁死不从,在结婚的前一天偷着从家里跑了出来,来到了营吕市,才有了后来……。”
    “等等!”
    一边看资料,一边听胡雪莹介绍的陈言突然打断胡雪莹的话。
    “你说那个邻村的青年叫什么?”
    “叫……”胡雪莹翻看了一下资料:“叫王红飞,26岁……”
    “王红飞?!”
    陈言立即看向一旁的兰峰:“兰峰,你昨天晚上审讯鸿运川菜馆的老板的时候,他说那个被他开除的那个帮厨叫什么名字?”
    啊?
    兰峰微微一怔:“这个……我查一下笔录。”
    兰峰隐约对王红飞这个名字有一些印象,但是并不确定。
    不过听了陈言的提示,心里好像印象更深一些。
    张旭说的三个月前开除的那个帮厨,似乎就是姓王。
    站起身,兰峰立刻要去查笔录。
    “等等!”
    “给鸿运川菜馆的老板打个电话,问问那个帮厨当时偷了什么东西。”
    兰峰瞳孔微缩,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边往出跑边回答:“好,我这就问!”
    五分钟后。
    兰峰气喘吁吁的返回了会议室。
    迎着陈言凝重带着期许的目光,兰峰来不及平息混乱的呼吸。
    涨红着脸急切的说:“陈队,确……确认了!”
    “那个帮……帮厨……就叫王红飞。”
    “他当时偷了打包盒和麻油!”
    淦!
    “立即全面调查这个王红飞的情况!”
    很多案件的侦破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现重要线索。
    比如陈言上次在云省昆市侦破的连环失踪案,最重要的线索其实就是在书架底下发现的那张吸食过违禁品的锡纸。
    有句话叫做细节决定成败,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在破案的时候,大多时候都是至理名言。
    王红飞这个名字,在陈言的印象当中并没有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