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6 未来的名臣名将们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也已经发迹他也没有办法。
    裴行俭、许圉师这些人都出身于世家豪门,只要他们有才华根本就不缺上升渠道,他也没有办法。
    要找就只能找类似于刘仁轨这样,家世比较贫寒还未发迹的。
    很快他就锁定了目标。
    一个是王方翼,这位也是文武双全,南征北战未尝一败。着名的碎叶城,也就是大诗人李白出生的那座城池,就是他修建的。
    他是李渊的同母妹同安公主的孙子,不过不是亲孙子,同安公主只有一个女儿没有儿子。
    王方翼的父亲作为庶长子自动拥有了嫡子的身份,只是可惜这位也是个短命的人,很早就死了。
    他自幼和寡母相依为命,没有儿子的同安公主视两人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找茬。
    亲疏有别,李世民自然是无条件帮自己的亲姑姑,就勒令王方翼母子搬到了乡下别院居住。
    到了高宗时期同安公主终于死了,王方翼母子才得以返回京城,因为王皇后的关系受到李治重用。
    解释一下,他还有个身份,李治的王皇后的堂弟。
    他因为这个身份受到李治的重用,也因为这个身份被武则天忌惮,遭到贬谪抑郁而终。
    可以说他的一生也是充满了悲剧色彩。
    也正是因此,他名声不显很少有人知道,实际上要论才能绝对能排在唐高宗时期的前十。
    今年王方翼应该十六岁,正和寡母困居乡下。根据历史记载他要亲自修补破旧的房子,亲自下地耕田维持生计。
    此时应该是他最困难的时候,如果自己出现帮他一把,应该能收他的心。
    想帮他很简单,找个机会把他弄到百骑司就行了。
    至于同安公主会不会有意见,谁管她。李世民那边就更不用担心了,连亲兄弟都能杀的狠人,真的会在乎一个姑姑?
    妥了,把这个名字记下,过几天找人去打听一下他的情况。
    除了王方翼还有个广为人知的‘名将’,那就是薛仁贵。
    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因为他的战绩有点配不上名将这个头衔。
    他发迹是因为李世民东征高句丽之战表现突出,被破格提拔。
    然而看看他的上司是谁就懂了,玄武门守将张士贵,李世民最信任的将领之一。
    在话本里张士贵是迫害薛仁贵的大反派,但真实历史上他很欣赏薛仁贵,可以说是当成弟子培养的。
    值得一提的是,薛仁贵不是应征当兵,而是主动去找张士贵要求参军。
    一个家道中落的小青年,直接找到领兵大将说我要当兵。然后那个大将欣然同意,并把他任命为自己的亲军。
    这中间要是没猫腻恐怕谁都不信。
    只是历史上没有记载两人有何渊源,大家也只能猜测应该是长辈认识。
    不管怎么说,薛仁贵一出场就成了张士贵的亲军。
    高句丽之战的时候,张士贵把最容易立功的机会交给他,才有了话本里白袍小将的故事。
    三箭定天山水分也很大,因为征讨铁勒时的主帅是刘审礼,他只是副将。
    后来平辽东的统帅也是李绩、苏定方等人,他同样只是副将。
    把这些功绩算在他头上,属实有点不讲武德了。
    他第一次独立领军就是和吐蕃的大非川之战,结果是大败亏输损兵折将,让大唐彻底失去了吐谷浑这个缓冲地。
    从此吐蕃的兵锋可以直达大唐边境,威胁河西走廊和西域都护府。
    虽然有人解释,是他手下有人不听命令擅自行动才导致的大败。可身为主帅连手下的将领都管不住,这问题也不小了吧?
    因为此战失败,接下来十年大唐面对吐蕃都只能被动防守。直到十年后黑齿常之和娄师德先后击败吐蕃,才彻底扭转局势。
    所以说,薛仁贵这个名将当的确实有水分。
    但要说他没有真才实学也是尬黑,他作战确实非常勇勐,打的异族对他心生忌惮。
    还有一定的谋略和战略眼光,可以参赞军机大事。
    但他可以作为幕僚长,可以作为一员勐将,就是不能当统帅。
    不过这已经不错了,是个值得投资的人才。
    而且他父母早亡家道中落,二十多了还一事无成。直到李世民征讨辽东,才在妻子的劝说下鼓起勇气参军。
    现在把他找到征召入百骑司加以培养,用不了多久就是一员现成的大将。
    想到这里,陈景恪又在纸上写下了薛仁贵的名字。
    那么下一个名字就呼之欲出了,替薛仁贵兜底儿的那一个大老,娄师德。
    大家对这个名字或许非常陌生,在影视剧里都很少看到这个名字,但在历史上他是文武双全的名相、名将。
    历史对他未发迹前的记载就一句话,二十岁中进士,然后就没有了。家中有什么出名的长辈,父祖是什么人皆未记载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