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7 科学思想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世民的状态一天比一天差,大臣们都是看在眼里的。有人担心他的身体,也有人等着看笑话。
    可不论是哪种人都绝想不到,他会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
    然后不但麻烦解决了,李世民也获得了儒家的一致吹捧,地位直追上古圣皇。
    要知道华夏的伦理道德体系是儒家建立的,治理国家靠的也是儒家思想。
    即便唐朝尊崇道教,即便佛教势力庞大还要压儒家一头。
    可整个国家的礼法都是儒家建立的,官吏也基本都是儒家出身的读书人,这就是事实。
    而一旦儒家开始吹捧谁的时候,就意味着整个官僚系统开始倾向于谁,这次他们选择了吹捧李世民。
    爱屋及乌,关于李世民的种种革新变法,他们从原本的冷眼旁观,变成了支持。
    事实上儒家的读书人才是最支持变法的,这一点并不难理解,看看变法的主要内容就知道了。
    分封属于三代时期的制度,这就是复古啊。
    学政是教化善政,契合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且学政体系使用的主要教材就是儒家的,有助于他们夺回被道佛抢走的地位。
    科举就不用提了,只有施行科举儒家的读书人才能和士族权贵们争夺做官的机会。
    至于大唐主张扩张和儒家提倡的仁义不符……这是没有的事情。
    在理学兴起之前儒家一样尚武,要不然尊崇儒家的汉朝怎么可能那么强盛。
    仁义那是对自己人讲的,对敌人要用骑射来教育。
    只不过以前唐朝在政治上尊崇道教,实际上偏信佛教,对儒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礼遇,儒家读书人对皇帝自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对于朝廷的改革,他们大多是冷眼旁观,颇有种你们打你们的,和我没关系。
    但现在李世民分权给太子,直接触摸到了儒家的那个点,让他们集体高潮了。
    在以孔颖达为首的大儒带领下,儒家终于开始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
    展开了对李世民的吹捧,对新法也一并支持鼓吹,一时间学政和科举体系的建设进度再次拉快。
    原本许多地方缺少教书先生,这会儿也全部得到解决,有些先生甚至是当地有名的学者出任。
    相应的,李世民的地位也变得更加稳固。
    “但这也意味着儒家终于不甘寂寞,开始在这个大时代为自己争取利益了。”陈景恪说道。
    一旁的武舒、田仕文和李淳风都默默点头。
    田仕文和李淳风是过来和解的。
    当然,他们不会直接说我们算计了你很抱歉,现在给你道歉请你原谅我们之类的。
    这是不可能的。
    这个危机又不是他们造成的,他们只是利用了一下而已。
    你自己愚蠢没看透其中的危机,也不能怪别人。但凡你聪明一点小心一点,后面的事情就都不会发生。
    但作为盟友他们这么做确实有点不地道,加上紫霄观始终是道教领袖,他们必须过来做表示。
    所以两人来了,主动表示紫霄观辛苦了,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他们了。他们会发动自己教派的力量,对佛教发起进攻。
    陈景恪自然不会说什么,此事就此和解。
    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然后就谈起了儒家吹捧皇帝这件事情,陈景恪才给出了上面的判断。
    三人对这个判断自然是认同的,所以才会沉默。
    过了好一会儿李淳风才说道:“儒家加入战局,局势又要混乱起来了啊。”
    田仕文不以为然的道:“佛教才是我们的大敌,我们无需理会儒家,只需按照计划打压佛教就可以了。”
    李淳风忧心道:“就怕儒佛联手共抗我道教啊。”
    田仕文眉头,道:“儒家毕竟是我华夏一脉,应该不会和佛教结盟吧?”
    武舒说道:“为什么不会?若让道教吞并了佛教,再加上皇室的支持,我道家天下第一显学的地位将不可动摇。”
    “儒家既然加入战局就必然不愿意见到这种局面的出现,他们和佛教结盟并不奇怪。”
    李淳风接话道:“儒家或许不会反对老子化胡之说,也不敢反对,但也仅此而已了。”
    “如果我们想继续对佛教施加压力,吞并他们的势力,儒家很可能会出手。到时候两家连手,我们也讨不了好。”
    田仕文也皱眉不语,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眼见气氛又冷了下来,陈景恪反问道:“为什么要等着儒佛结盟?我们也可以找儒家结盟啊。”
    众人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提出这样的意见。
    李淳风却摇头道:“难,我们太强了,儒家会害怕的。且我们好不容易才取得现在的优势,白白分给儒家好处,想来很多人都会反对。”
    陈景恪毫不留情面的道:“贪婪。”
    李淳风苦笑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