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这皇帝,我不当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唐太宗那是什么人?唐开国之时,秦王李世民就累下赫赫战功,即位之后,更是以史为镜,兢兢业业数十年造贞观盛世。
    这家伙也好意思自比唐太宗?就看看他现在做这些事,哪里有一点明君的样子?!
    金兵南下,已经到了黄河,大敌当前,杀掉一个皇帝还是篡位,会给朝堂带来多大的动荡?
    他一个理工狗都晓得其中的厉害!这傻弟弟赵楷还状元,就这个种样子?他也配姓赵?也配当状元?
    “得亏不是我亲弟弟,我不拿拖鞋抽的他亲妈都不认识,我不姓赵!”
    系统提醒您他就是您这个身体的臭弟弟,亲生的,同母胞弟。你什么时候去抽?
    ……系统你皮一下很开心吗?
    赵桓看着沈从问道“你为什么告诉我这些?”
    当然,赵桓一点也不认为自己让亲从官从雪地中站起来,让他们休息,就收买军心了,如若这样可以收买军心,那岂不是天下唾手可得?
    不要开玩乐了好不?
    他还没那么自恋!自己有没有什么王八之气四溢而出,小弟纳头就拜,美女投怀送抱。
    沈从跪在地上说道“大宋现在危如累卵,稍有不慎,就是国朝倾覆。届时天下黎民苍生,皆陷囫囵,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金兵就在城外十里处的黄河岸上!郓王殿下若有鸿鹄之志,安能在此时选择做此等忤逆之事?”
    赵桓明白了,这沈从是不看好郓王,这个赵楷能在国难之时,做出如此下作的事,那他什么做不出来?跟着这样的主子,下场绝对好不了。
    “沈从,这事你可有主意?”赵桓问道,如果这沈从没有办法,就不会有这次的延福宫奏对了,他这点判断能力还是有的,没有被马上要面临的危机给吓的慌了手脚。
    虽然表面上,赵桓稳得不行,其实心里慌得一批,这可是宫变的大阵仗啊!光从电视上看,哪一场宫变不是血雨腥风,血流成河?
    虽然在正常的历史线里,这次的宫闱之变,应该是宋钦宗赵桓大获全胜,否则宋钦宗怎么成为靖康之耻的男主角?两帝被俘里面可是有宋徽宗一席之地。
    只是他不知道自己的到来,会不会引得蝴蝶反应,发生不可知的变化。
    “种师道,种少保率领西军驰援汴京,十万精锐甲士就在城外。可做依仗。”
    “而宫内有三千亲从官。郓王能依仗的就是六千的亲事官,还有数万京师禁军。禁军名为禁军实为权贵家奴,其战力可忽略不计。”
    “所以,陛下平叛之事,极为容易。就是现在,让大理寺少卿前去拿人,这宫闱之变自然就没有了。”沈从说完看着赵桓,他想从赵桓的脸上看出些什么。
    可惜赵桓一副面瘫脸,脸上并没有变化。他还在懵逼,老半天才梳理清楚了这复杂的关系。
    城外有一只勤王靠得住,皇城内有数万禁军都是渣渣,而六千亲事官是这次宫变的主攻手。
    沈从说的这些,其实这是一次试探,来自于大宋武官集团的试探。宋重文轻武,武官集团需要知道赵桓的态度,也需要知道赵桓的心性和能力。
    赵桓听到沈从说极其容易,初以为沈从在胁迫自己升官,或者有其他更大的意图,但是他还是从这话里分析出了些许东西。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
    第一条是让大理寺少卿拿人,无宫闱之变之实,这郓王赵楷最多就是罢官削爵。甚至有可能因为证据不足,扯皮之后没有结果。
    第二条路,就是等待郓王赵楷叛乱,坐实其叛乱的举动,意图谋反,到时候就不是扯皮,而是主动权在自己手中,要杀要剐,就只能听自己这个皇帝的意思了。
    赵桓很喜欢走第二条路,但是第二条路,很危险。
    如果皇城内的三千亲从官,挡不住那六千亲事官,被人一路从那个东掖门打进这延福宫,自然万事皆休!
    即使僵持,京师禁军挡住了种师道的城外十万西军,他还是要死。毕竟郓王人多啊!
    沈从说那数万京师禁军是猪,那就算是猪,杀也要杀上好几天呢,那只大宋西军进城,能收获的只有自己的尸体了!
    这沈从值得信任吗?
    他到底是在试探自己对郓王赵楷的态度,还是真的心怀天下,不忍换帝带来的朝堂风波危及大宋的社稷?
    人心隔肚皮。但是现在的赵桓有的选吗?
    不过他还算有一丝慰藉,那就是沈从对大宋的忠诚度100分,聊胜于无,他还能自我安慰一下,这是个忠臣,能用。
    历史事件提醒正常的历史线中,宋钦宗赵桓,选择宣大理寺少卿连夜进宫,在子时之前,拿下了郓王赵楷。因缺少证据和郓王势力营救,郓王赵楷最后安然无恙。位列王爵、官复原位皇城司提举!
    你现在的选择,将历史导向了未知,谁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