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破鼓万人捶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退,城中虽然流言蜚语无数,但是还算平静,这李邦彦回了汴京,汴京的百姓们终于坐不住了。
    这还能绕得了他?
    自己的亲眷在城墙上,在陈州门前打生打死,李邦彦却想联合康王,把自己等人卖掉!
    三人成虎事多有,众口铄金君自宽。
    流言总是浮夸的!
    赵构议和的条件已经到了惊人的金亿两,白银十亿两,牛马百万,绢帛千万!如若不够,人头来凑的地步!
    一名女眷二十贯,一名幼童十五贯的价格!
    这汴京城的百姓能忍得住?
    赵桓先开车帘盯着那个巨大的门楣看着,这两句他当然知道是骂人的,无耻之尤都出来了,只是这个林甫是谁?这个章惇又是谁?
    林甫,李林甫,李唐宗亲,李隆基时期的宰相,成语口腹蜜剑的贡献者,人称肉腰刀。
    担任大唐宰相十九年,大权独握,闭塞言路,排斥贤才,导致纲纪紊乱,还多次谏言唐玄宗李隆基,重用胡将,使得安禄山做大。
    被认为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此处说李邦彦乃是李林甫这个奸臣的遗种,以后也会和李林甫一样,因后人耻其生平,而墓碑无任何刻字。
    章惇,北宋仁宗、真宗、哲宗、徽宗四朝元老,成语明察秋毫的贡献者
    博学善文、相貌俊美、恃才傲物。
    仁宗年间,高中进士第,至地方,政绩显著,经略江南,平定湖北叛乱,大规模开发湖南等地,开拓西南等地,
    平定宋朝内部羁縻割据势力。入阁后反对党争,被贬出京。后再被启用,拜相执政,严刑峻法。
    军事上,他联合于阗国,征服西夏,逼迫西夏以沙漠为国界,大大削弱了西夏实力。
    攻灭唃厮啰收服三州之地,收复青唐城,也就是鄯州。大宋这才有了战马,设立陇右节度军,拱卫陇右都护府。
    外交上,签订元符和议,招降吐蕃诸部;水利上,重用黄裳等人,治理黄河,沟通水系;吏治上改革官制,罢免非治科、进士、上舍生而仕官之人。大大的降低了北宋冗官之数量。
    哲宗薨,章惇以赵佶轻佻,不可君临天下为由,反对当时还是端王的赵佶,登基为帝。但是赵佶还是在向太后的支持下,登基为帝。
    章惇扶着赵佶的哥哥哲宗的灵柩下葬,途中遇到了大雨,灵柩深陷泥沼不可出,被言官弹劾不恭,随后被赵佶罢免。
    章惇文治武功,声名显赫,赵佶因怀恨他曾言自己轻佻,将章惇一贬再贬,最后被贬为舒州团练副使,相当于舒州民兵队队长的职位。抑郁而终。
    赵佶无能,世间罕有。倒是抹黑能臣上做到了极致,章惇最后被归为了奸臣一列。开疆裂土,兴国安邦之国士变奸臣,端是有趣。
    呸。
    赵桓啐了一口,这赵佶做的事,还真是没有一点肚量。自己一个普通人都敢让种师道入城来,他一个皇帝,就这点肚量,怎么可能当一个好皇帝?
    这样对待国士,最后的结果就是满朝堂的奸臣!
    还得自己来收拾这个烂摊子,他在南方逍遥快活,没事还说两句风凉话。
    “既然民意沸腾,没有交代也说不过去,程褚,拿人吧。当众宣读他的罪状。”赵桓对程褚说道。
    李邦彦这种人,手脚怎么可能干净,回城这几天他闭门谢客,其实都是在想法转移自己的财产到城外,好逃向南方。
    奈何遍地都是皇城司察子的汴京城里,怎么可能让他把小钱钱转移走?
    这都是赵桓大动作的启动资金!
    万万不可让他带着跑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