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还插了一柄弯刀,而为了显示出自己王族的身份,他还特别在腰后挂上了那柄父亲留下来的托亚金鞭。
孟和牵了一匹大黄马过来,与张浩天一起翻身上马,并不往市区的主街道里走,而是在各楼房的小巷子里穿行,大约二十几分钟,就出了城区。敌人兵力不足,当然也没有办法在外面封锁,两人就向着正南方疾驰,三师的人要从梅林过来,必然是走的这个方向。
在草原上大约奔行了十公里左右,张浩天挥手让孟和回城去了,而他吆喝一声,“尼斯格巴日”就加快了速度,闪电般的向前而去,虽然有那托亚金鞭,可是对于这匹神骏而通人性的马,是不需要去鞭策的。
疾驰了半个小时,离车车尔库勒已经有五六十公里,而前面也开始出现了山脉,张浩天知道,四师的一个团要阻击三师,必然会把阵地设在山脉要道,他要到三师的阵地上去,就必须先穿越敌人的阵地。
果然,在前面的两山之间,视线里出现了敌人的踪影,张浩天没有立刻过去,而是勒住了马,举着望远镜观察,却见这两座山相距差不多四五百米,而叛军挖了一个横向的一字形战壕在防御着。
如此的地形,绝对称不上险要,以一个团的兵力,要想阻击四倍于已的力量是不可想象的事,不过他们还是办到了,而其中的原因,当然可想而知。
这一带的地图张浩天早就看过无数次,不再往前走,而是骑着“尼斯格巴日”顺着山脉的左侧而去,在五公里远的地方,有一个湖泊,从湖泊过去,就能够到达第三师的阵地了。
以“尼斯格巴日”脚程,五公里自然很快就到了,而张浩天果然看到了一个湖泊,这个湖泊虽然比起巴达托塔城外的白音湖要小多了,但方圆三四平方公里还是有的,距离对岸也有三百米左右。
在岸边,张浩天并没有看到叛军的踪影,更是心知肚明,作为最起码的军事常识,像这样的湖泊绝对是应该派人防守的,可是叛军的指挥官并没有这么做,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他已经知道三师的人会出现内乱,只是象征性的堵住了山口,而对于其它对方能够作为突破口的地方就放弃了,不过这也能够理解,以三师的实力,如果不发生内乱,早就从宽阔的山口处冲过防线了,他在这湖泊设下防御阵地也没有什么用。
没有过多的思索,张浩天背好枪械,在马背上一夹,“尼斯格巴日”就朝着清澈的湖水纵了下去。
此时正是秋凉之际,身子刚入水,寒冷浸骨的冷冰感就从张浩天被淹没的腿部浸来,让他忍不住打了一个寒噤,倒是“尼斯格巴日”皮厚骠肥,而且专门伺养它的马夫经常在春秋之际带它到白音湖入水清洗,对这种温度是习惯的,不时发出轻嘶,四蹄在水中划动,载着张浩天快速的向对岸而去,它的这个特性,却是蒙古马的基因,吃苦耐劳,水陆俱行,而如果是纯种的英国纯血马,速度是快,可是面对着寒冷的湖泊,别说载着主人游这么远,只怕连水都不肯下的。
十来分钟左右,“尼斯格巴日”已经到了对岸,它湿淋淋的上了岸,摇着头晃着尾抖了抖皮毛上的水渍,在张浩天马缰的牵引之下,便沿着湖泊的右面而去,不一会儿就到了一座大山下,在数尺高的杂草里急速穿行。
没过多久,张浩天就见到了前方出现了一排排整齐的蒙古包,知道是三师的军营到了,一些士兵竟悠闲的在军营外的一块空地用石头下着蒙古人喜欢玩的马棋,哪里有半分发生了战争准备进攻的样子,不由得咬了咬牙。
那些正在玩马棋的士兵听到了马蹄声,纷纷抬起头来,见到了骑着高头大马从杂草丛中荷枪而来的张浩天,立刻都站了起身,取下了背在肩后的冲锋枪,叫喊着向他围了过来。
瞧到了这些三师的士兵,张浩天取出了那金光闪闪的托亚金鞭,向着这些人中军衔最高的一名少尉沉声道:“去禀告花不音乞少将,就说塔塔罗王哈丹巴特尔前来拜访。”
在蒙古国,谁不知道塔塔罗王是王族之首,而且近年来张浩天支持民主党,风头甚劲,就在他的话说出之后,就听到士兵中有人惊呼起来:“啊,是哈丹巴特尔王爷,没错,前段时间他在电视上讲话支持政府,我看过的。”
包括那少尉在内,大多数的士兵都没有见到过塔塔罗王的真面目,瞧着他骑的骏马与手中的金鞭,再加上刚才认识他的士兵说的话,自然没有人怀疑,顿时都流露出了尊敬之色,对于蒙古人来说,总统甚至是可以轻视的,但是对于王族,却有着一种天生的崇拜与敬仰。
这些人的神情在张浩天的意料之中,他之所以敢单枪匹马的独闯现在已经变成危险之地的第三师军营,就是深知塔塔罗王在普通士兵心目中的地位,不过,要想成功,他还必须做一件事。
于是,他又向那少尉道:“你叫什么名字,没听见吗,快去禀告你们的师长花不音乞少将,说塔塔罗王哈丹巴特尔来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