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mo-004d-1,安装在机身后部,采用机腹进气,来保留宝贵的机头空间。为了提高机动性,容克公司还专门提出了一种可以偏转气流的新型排气锥,用来代替目前jumo-004使用的可变排气锥(用途是控制后方喷射气流的压力,类似矢量推进的扰流板)。看上去很复杂但实际上很简单,就是一个安装有4个燃气舵的排气锥,燃气舵可以根据驾驶员的操作改变角度,从而改变喷射气流的作用方向,以获得更高的机动性。除此之外,还有一组本不该出现在战斗机上的减速板,而减速板和排气锥燃烧舵为后来me-120卓越的战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根据容克公司的研究数据,鸭式翼可以有效提高纵向机动性,而前掠翼除了可以有效的提高机动性,还可以缩短起飞距离。但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首先是鸭式翼,由于当时还未研究出近距耦合鸭式翼的效果,因此采用的是远距鸭式翼,由此一来飞机的机身就被拉长了,就像曾经被砍掉的hs-p.75重型战斗机一样,变态的7吨半。过高的重量对空战格斗并不是什么好事。还有前掠翼的先天性问题:由于前掠翼的翼尖在前,气流首先作用到翼尖上,发生局部弯曲。这个问题看起来并不大,但如果形成恶性循环那就糟了:翼尖向上弯曲,而上弯提供的更高的升力又加剧了上弯的速度,最后会导致机翼折断。
鸭式翼的问题比较好解决,在容克公司的帮助下,在气动设计上下点狠功夫,并将动力系统由一台发动机改为两台后简单的解决了,而且新的发动机是jumo-004h-1而不再是“过时”的jumo-004d-1。过时仅仅是相对于jumo-004h-1来讲,jumo-004d-1实际上还是很先进的,使用两级喷油系统,有效的提高了燃烧效率,还安装了加力燃烧室,无加力的情况下可以达到10.3kn,使用加力燃烧室则可以提供13.7kn的推力,而且容克公司还特别设计了一套油泵控制系统,防止向燃烧室内泵入过多燃油导致引擎起火(大部分me-262的损失就是因为油门推动过快导致引擎起火造成的),用来替代战斗动力不足,耗油量大,而且容易火灾的jumo-004b-1。
鸭式翼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前掠翼的问题并没那么简单,如果要暂时避免这一问题,就必须要增强机翼强度,而这样的话重量就会增加,而如果不做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飞行事故,这是他们最不愿意见到的。最后,在一名叫汉斯-沃克的容克公司设计员和他熟悉的几名设计员的带领下对机翼结构和弹性变形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制作了大量的前掠翼木质模型,并针对性的进行了改进,找到了平衡点,以最小的重量代价暂时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速度增大的话问题依然会出现,但是根据计算,只要速度小于1210公里就没有问题,这还只是保守估计。
就在他们即将完成设计的时候,突然接到了军方的通知:由于me-262的事故频发,因此改变了对战斗机动力系统的要求,为了保证可靠性,因此要求参与竞标的飞机必须是活塞-喷气混合动力。为此,梅塞施密特公司和容克公司不得不修改设计。多亏凯瑟琳元帅在上台后砍掉了大量不切实际的研发项目,并且对对资源的管理进行了整顿,节省下了大量的资源,并且使得研发力量可以更加集中,而且资源的分配和管理更加有效率,所以修改进度十分顺利和迅速。
为了配平重心,两台jumo-004h-1发动机被移到了机腹两侧,并且在驾驶员座舱后面增加了一个1200升的油箱供活塞发动机使用,而原本安装喷气式发动机的地方计划安装两台jumo-213j发动机,共同驱动一副mep-11同轴对旋螺旋桨。在两台动力强劲的活塞发动机的推动下,即使不使用喷气式发动机,也可以轻易达到700km/h的高速。
虽然为了改为混合动力而付出了一定的重量代价,但是武器系统却没有受到任何印象。me-p.1072/2在机腹安装有两门毛瑟公司最新型射速高达1400rpm的mk213/20航炮,并且可以挂载12枚对空导弹或者4枚250千克级航弹+2枚1吨级航弹,这还没有算入机腹弹仓可装载的弹药。而空旷的机头空间使得其在机载航电设备上有很大的提升潜力。只不过,他们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飞机超重了,空重达到了5.6吨,已经超过了指标,但项目已经进行到这里了,没有退路了已经。
1943年7月7日,梅塞施密特公司和容克公司一起从军方收到了一份厚重的礼物:德国空军电子研究室(掩饰用名称)的最新成果:电子计算机,用来取代已有的继电器计算机。这种电子管为基础元件的计算机,计算速度比当时比较先进的继电器计算机还要快上几倍。但是以电子管为基础的计算设备必须要在使用前进行手动设置才能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