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好好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只要你小日子好了,爹娘才会高兴,我们才会高兴!”
姜舒兰带着鼻音,轻轻地嗯了一声,心里说不出的感动。
午的时候,姜家的人格外忙碌。
都在为姜舒兰和周中锋明天离开做准备,你一个想法,我一个建议,基本把姜舒兰但凡是能带走的,全部都提了一遍。
姜母包饺子,包饺子想事,看了一眼在和姜父唠嗑的周中锋问道,“中锋,你海岛那边的屋子有养鸡吗?”
这——
周中锋意识地摇,“没有。”
他一个单身汉住着,住的也是部队宿舍,说养鸡了,他就是连个单独的屋子都没有。
当然,这次过去肯定要重新申请屋子的。
姜母看了一眼几个儿媳『妇』,商量,“我想把家里两只还在蛋的老母鸡给舒兰带到海岛去。”
这话一落,整个屋子都安静了来。
家里鸡蛋的就这两只老母鸡,是去年才抓的鸡崽子,嫩生生的,鸡蛋也勤。
“娘,我觉得可以,家里要吃鸡蛋,爹是当大夫的,让人拿鸡蛋换『药』也是一样的。”蒋秀珍道。
很多人看病没有钱,都是拿几个鸡蛋当钱来。
蒋秀珍这个大儿媳『妇』都说话了,二儿媳『妇』和三儿媳『妇』,自然也不会不答应的。
“那你们都同意就行。”
姜母吩咐孩子,“午就喂鸡了,让鸡饿个几顿,免得火车拉得多熏死人。”
“老二你编制活好,去割芦苇草,编一个鸡笼,让舒兰他们提到火车,最好能不漏鸡屎,也不熏人的那种。”
这就直接做决定了。
根本,不给姜舒兰反驳的机会。
接来一午都是这样的,姜母想一件事就补充一件事,前前后后补充了七八件。
就跟总指挥一样,先是吩咐姜家老大去凿冰穿子,捞一网小多春鱼回来。
这种鱼是他们当地的河里面才有的,就指长度,窄窄细细的一条,银白『色』很是漂亮。
只是太小了没肉,做来又麻烦费油,大人们很少捞这种鱼,更偏爱那种草鱼和大鲢子鱼,无他鱼肉多。
但是这次却不一样。
她老闺第一次出远门,在火车吃东西,的确实不方,加周中锋又是个大男人,饭量大,吃不饱可不行。
可不就是这种炸鱼干最方啦?
又香又脆又顶饱,不然这四多个小时的火车,可怎熬哦?
因为担忧闺火车过的不好,以姜母也格外『操』心来。
姜家老大,从结冰的河面,捞回来小半桶多春鱼后。
姜家人就齐齐发动来,将一条条小多春鱼,清洗干净沥水后先晾半个小时。
再在搪瓷盆里面兑面粉,在打两个鸡蛋清进去,把沥干的小多春鱼放在面里裹一道,染白『色』的后。
这才放到烧热的油锅里面,轻轻一炸,噼里啪啦,炸出来的都是那种金黄『色』的小炸鱼。
不说吃了,就那香味都恨不得,把整个生产队孩子们都吸引过来。
还没炸好的时候,姜家的臭小子们都在厨房门口探探脑的往锅里看。
姜母一说好了,孩子们一窝蜂进去,姜母一人分发一条炸鱼干。
“算是沾了你老姑的光了,这搁着平时,谁舍得哟。”
光炸这一小多春鱼,都倒了半斤油去锅里面了。
这搁着平时的法,这半斤油可是够家里一二个人吃一个月的。
小铁蛋儿吮着手指,“真好吃啊!要是我姑父天天来就好了。”
这样,天天都有炸鱼干吃!
小铁蛋儿这话,引了大家的群殴,一人一板栗子。只是,大家手都有轻重,并没有力。
但就算是这样,小铁蛋儿仍然哭着抱着炸鱼干,找正在编鸡笼的二伯。
观察了一会,小铁蛋儿拿着芦苇杆,开始指江山,“二伯,你这鸡笼太小了,鸡会闷死的!”
“是吗?”姜家二哥抓了抓脑袋,比划了,“两只鸡按理说是能装进去的呀!”
“二伯,你好笨,你忘记啦,咱们家鸡肥呀。又不给他窗户口通风,你还不把笼子做大。
这不把鸡给暗杀了,到时候我小姑哪里吃得鸡蛋,怕是要吃鸡肉了。”
他吸溜儿口水,觉得吃鸡肉也挺好的。
这小孩子把姜家二哥给弄懵了,他比划了鸡笼,“你觉得做多大才好?”
家里两只鸡都是孩子们捉虫挖野菜喂的。
小铁蛋儿说,“大黑和大黄他们很肥的——”
他比划了,把自己的小身板钻到鸡笼里面,“码要有我这大吧!”
他也不大才四岁多,又瘦,小鸡崽子一个。
姜家二哥老实,他照着小铁蛋儿比划了,“,就照着你身板做,给母鸡一个宽广的家。”
小铁蛋儿高兴了,拿着手里的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