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七章 让部里给干活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很有前景的方向,不过涉及到伦理审查等问题,我们需要谨慎对待。我建议先成立一个专项课题组,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加入,共同探讨可行性。”
    于是,在张凡的支持下,王亚男组建了一个包含骨科、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多个学科背景的研究团队。经过数月努力,他们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基因载体,能够有效促进骨骺软骨细胞再生,为未来治疗骨骺损伤提供了全新思路。
    与此同时,心脏外科方面也传来了好消息。刘明带领团队完成了一系列高难度的心脏手术,并在国内顶尖医学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进一步提升了水木附属医院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
    然而,就在医院蒸蒸日上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打破了平静??新冠疫情爆发了。面对汹涌而至的疫情,水木附属医院迅速响应国家号召,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医疗队驰援武汉。
    临行前夜,张凡站在医院大门前,目送着整装待发的同事们。“请大家务必保护好自己,平安归来!”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我们都将始终并肩作战!”
    随后的日子里,留守医院的医护人员同样面临着巨大压力。除了要保障日常诊疗工作正常运转外,还需承担大量发热患者的筛查任务。尽管如此,每个人都咬紧牙关,坚守岗位。
    王亚男也不例外。她不仅要继续负责骨科患者的治疗,还主动请缨参与发热门诊轮值。一天深夜,她接诊了一位高度疑似新冠感染的孕妇。由于患者情况特殊,必须尽快剖宫产终止妊娠,但同时又要避免病毒传播风险。
    面对这一棘手难题,王亚男冷静分析后提出解决方案:由产科、麻醉科、新生儿科及感染控制科联合制定详细预案,确保手术全程符合院感防控要求。最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母子平安,且未发生任何交叉感染。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援鄂医疗队凯旋归来。那一天,水木附属医院全体职工齐聚广场,热烈欢迎英雄回家。张凡站在主席台上,感慨万千地说:“正是有了大家的无私奉献,才让我们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刻。这份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医院的历史中!”
    经历此次考验后,水木附属医院不仅积累了宝贵的抗疫经验,更进一步凝聚了团队力量。在此基础上,医院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打造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国际化医学中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医院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加盟。同时,投入巨资购置先进设备,优化就医环境,使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
    几年后,当人们再次提起水木附属医院时,已不再仅仅将其视为一家普通医疗机构,而是誉为中国现代医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这里,无数医者用智慧与汗水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故事,而这些故事,也将激励后来者不断前行,在医路上创造更多辉煌。
    王亚男从总结会议中走出来时,天已经蒙蒙亮。她揉了揉疲惫的双眼,心里却充满了成就感。昨晚那台骨骺重建手术虽然复杂,但凭借团队的默契配合和自己的精心设计,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
    回到办公室后,王亚男打开电脑,开始整理手术记录,并将这次创新技术的应用详细记录下来。“这不仅是国内首例采用这种方法治疗骨骺损伤后生长障碍的案例,更是一个值得推广的经验。”她自言自语道,“如果能通过学术论文发表出去,或许可以帮助更多有类似问题的孩子。”
    与此同时,在心脏外科病房内,刘明正带着几名年轻医生查房。他们走到昨天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床前时,看到患者脸色逐渐红润,呼吸也趋于平稳。“主任,这个患者的恢复情况比预期要好很多啊!”一名实习医生兴奋地说道。
    刘明点点头,“是的,这得益于吕淑颜主任精湛的技术以及我们术后管理团队的努力。不过,大家不要掉以轻心,接下来的几天仍然是关键期,尤其是抗排斥药物的剂量调整一定要精确到位。”
    听到这里,张凡正好走进来,他笑着对刘明说:“看来你们这边一切顺利啊!刚才我跟陈院长商量过了,决定把这次成功的经验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报告,提交给上级卫生部门,争取获得更多的支持资源。”
    “太好了!”刘明激动地回应,“这样一来,我们就能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整体实力,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就在这时,护士站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位值班护士匆匆跑过来,“张部,急诊科刚送来一个危重病人,疑似急性主动脉夹层,请您过去看看!”
    张凡眉头一皱,立即随护士赶往急诊科。到了现场,他迅速了解病情:患者是一名50多岁的男性,突发剧烈胸痛伴晕厥,血压极不稳定,初步判断为主动脉夹层A型。
    “立刻安排CT检查明确诊断!”张凡果断下令,“同时联系手术室准备紧急开胸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