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九百五十一章 各自的福气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经过新修复的古镇和周至等人曾经经历过的古镇有些不一样,以前周至也带着小伙伴们游玩过不少的古镇,但是所有的古镇都带着“进化”的痕迹,也就是说所有的古镇上,起码都有几栋率先“现代化”的小楼,有些小镇甚至会...
    周庄的夜色像一幅水墨画,河水静静地流淌,倒映着两岸的灯火和古色古香的屋檐。周至将车停在镇口的停车场,几个人步行进入周庄,空气里弥漫着水汽和淡淡的腊肉香。
    “这地方真有味道。”麦小苗深吸一口气,“比城隍庙那种商业化的老街更有感觉。”
    “那是当然。”周至笑着,“这里可是江南水乡的代表之一,保留得也相对完整。你看这些老宅,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有些甚至还能追溯到宋代。”
    “我们去坐船吧!”张辛夷兴奋地拉着叶欣的手,“听说周庄的夜游船特别有氛围。”
    “行,那就去坐船。”周至点头,“不过人多,得排队。”
    果然,码头边已经排起了长队,几个穿着传统服饰的导游正在招呼游客。四人排了一会儿,终于坐上了乌篷船。
    船娘撑着竹篙,小船缓缓滑入河道,两岸的灯火在水面上轻轻摇曳,仿佛整个小镇都沉睡在梦中。
    “你们看那边那座桥。”周至指着前方,“那是双桥,也叫钥匙桥,是周庄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听说陈逸飞先生画过它。”叶欣轻声说道,“他那幅《故乡的回忆》就是以这座桥为原型。”
    “对,后来这幅画被送到美国展出,还被联合国选为邮票图案。”周至点头,“从那以后,周庄才真正被世界所知。”
    “原来还有这么一段故事。”麦小苗感叹,“一个地方的美,有时候也需要被发现。”
    “是啊。”张辛夷靠在船边,望着水面,“就像我们今天来周庄,其实也是被周至发现的。”
    “我可没那么伟大。”周至笑着摇头,“我只是知道你们会喜欢。”
    船缓缓划过一条条水巷,两岸的灯笼映在水中,仿佛星星点点的光斑。四人谁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享受着这一刻的宁静与美好。
    船靠岸后,几人沿着青石板路继续漫步,路过一家茶馆,门口挂着“周庄茶馆”的木牌,里面传来悠扬的评弹声。
    “要不要进去坐坐?”叶欣提议。
    “好啊。”周至点头,“评弹是江南的特色,听一曲,算是不虚此行。”
    几人走进茶馆,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茶馆不大,但布置得古色古香,墙上挂着几幅老照片,讲述着周庄的历史与评弹文化的传承。
    不多时,一位身着旗袍的女子抱着琵琶走上台,另一位则拿着三弦,两人对视一眼,琴声缓缓响起。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女子清亮的嗓音在茶馆中回荡,唱的是《枫桥夜泊》的评弹版本。
    张辛夷听得入神,眼中泛起一丝感动:“这声音,真像从梦里传来的。”
    “江南的评弹,讲究的是‘唱中有说,说中有唱’,像这样,一边弹,一边唱,一边讲。”周至低声解释,“你们听,她的唱腔婉转,带着江南水乡的柔美。”
    “难怪有人说,听评弹是一种享受。”麦小苗点点头,“比现在那些流行音乐,更有一种韵味。”
    一曲终了,茶馆里响起掌声。接着,两位艺人又唱了几段,有《白蛇传》的选段,也有《红楼梦》的片段,每一段都让人沉醉其中。
    “真想多听几段。”叶欣有些不舍。
    “下次再来。”周至笑道,“我们还得回学校,别晚了。”
    离开茶馆,几人继续在周庄的街巷中漫步,直到夜色更深,才回到车上。
    回程的路上,大家都显得有些疲惫,但眼神中依旧带着满足。
    “今天真开心。”张辛夷靠在叶欣肩上,轻声说道,“谢谢你,周至。”
    “谢我做什么?”周至笑着反问,“是你们愿意来,才让我开心。”
    “你总是这样,把快乐带给别人。”麦小苗插话道,“其实你也很辛苦吧?”
    “还好吧。”周至耸耸肩,“只要你们开心,我就觉得值得。”
    “那你呢?”叶欣突然问,“你有没有想过,你自己的未来?”
    “我?”周至顿了一下,目光望向前方,“我想开一家自己的餐厅,不是那种连锁的,而是有温度、有故事的地方。我想让更多人知道,美食不仅仅是味道,更是一种记忆,一种情感。”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张辛夷好奇地问。
    “等我攒够经验和资金吧。”周至笑了笑,“可能还要几年。”
    “那我们支持你。”叶欣认真地说,“你开餐厅,我第一个来帮你。”
    “我也可以。”麦小苗也点头,“我可以帮你设计菜单。”
    “那我就负责拉客。”张辛夷调皮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