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就算阮教授再相信周至,到这里也不由得迟疑,小百万的资金说要就能要得下来的?
却不料周至继续说道:“国内有一些企业还是十分热心公益的,比如我了解的蓝天阳光集团,他们对电力系统现代化改造就非常熟悉,...
调研团队返回京市后,申遗工作的重心从实地考察转入了资料整理和文本撰写阶段。这项工作比想象中更为繁复,不仅需要将调研所得的大量资料进行分类、归纳、分析,还要结合历史文献、学术研究和国际标准,形成一份逻辑清晰、内容详尽、具备说服力的申遗报告。
团队在虞唐基金提供的会议室里设立了临时办公点,每天从早上九点一直工作到晚上九点,甚至周末也几乎没有休息。张辛夷被分配负责资料整理与初步撰写工作,她将调研期间拍摄的照片、采访记录、测绘图纸、文献摘录等一一归档,再根据申遗文本的结构进行内容编排。
“这部分历史沿革的资料还不够系统。”叶欣翻看着张辛夷整理的第一稿,皱眉道,“我们需要更明确的时间线,尤其是明清时期平遥古城的建设与发展,以及它在晋商文化中的地位。”
“我明白了。”张辛夷点头,立刻开始重新查阅资料,对照历史年表,将平遥古城的演变过程梳理成清晰的脉络。
与此同时,周至负责整体文本的统筹与协调,他不仅需要审阅每一位专家提交的章节内容,还要确保整份报告风格统一、数据准确、逻辑严密。国际文化遗产顾问则从世界遗产评估标准出发,对文本的语言表达、结构安排、案例引用等方面提出修改建议。
“申遗文本不仅仅是学术报告,它更像是一份‘推销’材料。”顾问是一位来自法国的资深专家,名叫皮埃尔,中文说得非常流利,“我们要让世界遗产委员会看到平遥的价值,而不仅仅是陈述事实。”
“所以我们要讲好一个故事。”周至总结道,“讲清楚平遥为什么值得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它的独特性在哪里,它的保护现状如何,未来的管理规划又是否可持续。”
为了增强文本的说服力,团队还邀请了几位历史学教授撰写专题论文,深入分析平遥古城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艺术、商业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这些论文被作为附录收入申遗文本,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学术深度。
在撰写过程中,团队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首先是资料的不完整性。由于历史久远,许多建筑的原始设计图纸早已遗失,只能依靠老照片、口述史和实地测绘进行推测。其次,关于古城保护的现状,也存在一些争议。部分区域的修缮工作不够规范,甚至存在“修旧如新”的问题,这可能会影响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保护水平的评价。
“这个问题必须在文本中正面回应。”周至召集团队开会,“我们要承认问题,同时也要展示我们正在采取的改进措施,以及未来的保护规划。”
为此,团队专门撰写了一章“古城保护现状与改进措施”,详细列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如部分建筑修缮不当、游客管理机制不健全、基础设施老化等,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包括成立专门的古城保护机构、制定严格的修缮规范、引入智慧管理系统等。
“我们要让评审专家看到,我们不仅有发现问题的能力,更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周至说道。
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工作,申遗文本终于完成。整份报告厚达三百多页,图文并茂,内容涵盖历史、建筑、文化、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既有学术深度,也有现实操作性。
提交前的最后一天,团队成员齐聚会议室,对文本进行最后一次通读和校对。
“大家都辛苦了。”周至站在投影仪前,看着满屋子的资料和疲惫却坚定的面孔,心中充满感慨,“这是我们共同完成的一份报告,也是一份对历史的承诺。”
“希望它能打动世界遗产委员会。”张辛夷轻声说道。
“一定会的。”周至点头,“因为平遥,值得被世界看见。”
第二天一早,申遗文本正式提交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团队成员站在虞唐基金大楼前,望着初升的太阳,仿佛看到了平遥古城未来的模样??那是一座被世界铭记的文化瑰宝,一座在保护与发展中焕发新生的古老城市。
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几个月后,世界遗产中心发来了初步反馈意见,要求补充部分资料,并对某些章节进行修改。团队立即投入新一轮的调整工作。
“他们对古城保护现状的部分提出了疑问。”皮埃尔指着反馈信中的一段英文,“我们需要更具体的数据支持,证明我们正在采取有效措施。”
“我来负责这部分。”张辛夷主动请缨,“我可以联系平遥县政府,获取最新的保护工作进展报告。”
“很好。”周至点头,“我们不能让任何细节成为申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