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辑要》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大的意思好象是要把李香君收了的,只是不知道怎么安排,不能把香君写成反复女子了——碧惊夜<5-2716:42
    看来今天大家都主要是八卦,讨论朱哥的私生活了,哈哈,不过说实话,一本生活与感情不能并重,只有军国,没有美人的书不算一本好书,希望大大yy到底——轩辕<5-2716:46
    作者应该再去好好看看史书,文中的有些东西看的人好笑。——老萨<5-2716:51
    侯方域不是个明理的人,李香君应该是主角的了。那个柳如是也是不错的,钱益谦也不是好人,她有成为女主角的潜力。——轩风1<5-2718:17
    作者我看了你的哪个《书评辑要》....我说上几句,我觉得这是你自己的书,你不用按照历史来定论,在你的书里面你就是一切的主宰,就算你把一个绝对的奸臣写成忠臣,我都支持你!因为我要看的不是历史!而是你的《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鬼大帝<5-2722:45
    大大,书是靠你自己写的哦,你的书本来就是,不是历史不需要完整的历史,还有那主角是小皇帝,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你的名字是什么就写什么,皇帝就是皇帝,别出现主角到最后连皇帝都让出来搞民主就行了。——双河<5-2723:41
    太监干政只是依靠皇权来维持,离开皇帝支持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时皇帝为了防止权利过渡集中而采取的措施,有时就是皇帝的一条忠实小狗,现阶段只能暂时依靠他们了.——黄豆芽<5-2803:21
    军事方面不要急着去造什么火器,太不现实了,即使设计出来,还要反复调试验证,从设计到生产5年能完成就不错了,那可不是打把刀敲敲打打就成了,至于对抗女真铁骑可以用人数优势,女真铁骑再能打吧八旗兵总数也就10多万人不到20万,死一个少一个,咱们可是有丰富的人力啊,用人海淹死他们——难割舍的泡泡<5-2806:22
    其实郑成功这个人很值得商榷,论才干远远不如其父,人品也低下,就是在对台湾战略地位方面比其父有见识。抛开民族英雄的光环,汉人反清斗争的失败有他的一份大大的“功绩”。北伐失败的原因可佐证他的无能,打压甚至构陷张煌言可见其阴骘险恶。因为收复台湾无论动机,都算是一件历史伟业,特别是有现实的政治意味,所以他的历史地位不断上升,不过我还是很鄙视其为人。——笨笨2000<5-2809:43
    郑成功现在才20岁不到,贸然委以重任,实在不妥,他的能力和成绩都是接受了他爸那一套后才显现出来,应该给他多点历练后再重用才好...................——feizy<5-2811:36
    to难割舍的泡泡,满清军队呈宝塔形,最顶尖的精锐是满八旗,确实如你所说人不多,但也在10万-20万,接下来是关外从龙的蒙八旗、汉八旗,人数就要多得多了。而随后关宁铁骑,原本是汉军中的精锐,明朝仅依靠这支军队就可以和满清对抗几十年,还能斩杀敌酋,可见其战斗力。这三者相加,实力就相当庞大了。更可怕的是,满清入关之后,在黄河以北,汉人基本上没有抵抗,甚至有些地方对满清是夹道欢迎抢着做了汉奸。这支汉奸部队,虽战斗力低下,但人数庞大。总之一句话,你所说的用人海战术对付满清是不现实的。——风霆迅<5-2812:11
    哦?足协承诺08年拿金牌,你信不?不信?那这个皇帝顺口一说,小兵就卖命?人家都是兵油子了,什么没见过。——yzg20042004<5-2814:57
    兄弟,你这二十六章很值得商榷啊,这个大炮似乎是明多清少来的。。。。。。。。清一直到康熙才开始造红衣大炮。。。。。这个,嘿嘿。。。。。。。。。——blooddoll<5-2814:47
    明清松山战役,明军十三万清军十万,主将洪承畴定下步步为赢的战略方针,以相持战的战法,依靠优势的火器防御层层阻击清军,几乎把清军拖垮。可惜糊涂的崇祯皇帝好大喜功瞎指挥,接连四道诏书逼洪承畴出战,洪承畴痛哭一场,明知必败依然出击。结果兵败被俘。此战是明清之间最大规模的主力决战,自此,明朝尽失关外堡垒,山海关成为前线。清朝掌握了全线进攻明朝的战略主动权。前线大好形势被崇祯的刚愎自用葬送。此战中身为参将的吴三桂率军力战突围,一战成名,多尔衮也正从此时开始下定了招降吴三桂的决心。——不更新就砍你<5-2815:33
    大大当时的国人,不怎么和外面的人打交道,把手伸向国外我像会有收获的。我觉得饿你的对外贸易做的不错,现在主角还是有点时间的,李自成能不能拖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