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厉害,有生之年居然背叛过两个朝代,厉害!我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不由拍案而起,吓的沈廷扬打了一个冷颤。
沈廷扬突然想到袁崇焕和孙元化都是被崇祯皇帝误杀,二人死的都很冤枉,而他这个时候对孙元化流露出追念之情岂不是让皇上反感!沈廷扬觉得后背有些发凉。
我终于想到为什么崇祯皇帝会成为亡国之君了,孔有德等人投降满清带去的正好是满清梦寐以求的火炮使用的专门人才,加上一支成建制的部队,甚至还加上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铸炮技术。大凌河一战后不久满清军队便配备上了不输于明军的火炮。这就不难明白后来孔耿二人何以封王各领一藩,也不难明白为什么日后满洲八旗入主中原,逢坚城必克毫无阻滞了。在这场叛乱中,明王朝损失的不仅仅是一支以火炮见长的部队,它失掉的是整座江山。
我也终于知道为什么李自成张献忠会被满清八旗打的还手无力,为什么南明会一触即溃,为什么满清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一统中国全境甚至能开疆拓土,这一切的后果早在崇祯四年就埋下了前因啊!
按照沈廷扬的说辞,满清早在大凌河一战后就已经拥有不输于明王朝的火炮部队,到了孔耿等人降清后火炮水平和火炮战术甚至比明王朝还要先进许多,由此可以延伸其后满清进关为何能取得一系列的骄人战果。首先是李自成,李自成在山海关一片石虽然战败但其主力未损,几十万大军为何没能在其后的战斗中抵挡住满清八旗,原因就是满清有了这个时代最有效的攻城利器――火炮。这也就不难解释李自成为什么固守西安数月后突然被从西安赶了出来;至于南明更是吃了火炮的苦头,扬州城何等坚固为什么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被攻破,还是火炮的原因啊!扬州以下的江南连一支像样的火炮部队都找不出来,也就不难解释为何出现嘉定三屠,为何出现满清八旗马到即降的局面了。
沈廷扬见皇上脸色阴郁缓缓坐回椅子心中忐忑不安,他不知道皇上为何突然这样,难道是因为他刚才流露出的对孙元化大人的同情之心吗?
“沈爱卿,我大明火器如此犀利为何没能阻挡住满人进关?按理说满清八旗不过是弓马娴熟断然不是火器的对手,可为何吴三桂在没有火器的情况下反而将满清阻挡于山海关外?”按照刚才沈廷扬所说明朝的陆军海军都非常的机械化,每营每船都是火器众多大炮若干,可为什么最后江山会是满清的呢?
看着沈廷扬一副茫然的表情就知道他不晓得其中的症结所在,火器中恐怕也只有火炮才是最重要的杀伤性武器,其他的佛朗机也好,霹雳炮也好,手铳鸟铳也好,这些火器根本就产生不了对敌人的重大杀伤,这些火器和真正的热兵器完全是两个概念,存在着质的差异,就拿鸟铳来说吧!打一枪恐怕要花些时间装火药,有这功夫敌人的重甲骑兵恐怕早就杀到眼前了,一百米内那些发射出去的铅弹子能不能穿透骑兵的重甲还未可知,而一百米已经是骑兵弓箭的有效杀伤范围。这个时代的火器不像后世抗战时期的三八大盖可以拉大栓连续射击,骑兵完全有时间穿插迂回冲破阵地用大刀长矛近距离的对抗火器,近身搏战之下火器的优势就完全丧失了,从这可以推断出只要真正意义上的热兵器不出现,骑兵完全可以纵横天下。
真正的热兵器我造得出来吗?答案是肯定的,完全造不出来!火器要想可以独力对抗骑兵的冲锋,关键还在于连发装置与膛线的出现。这二者提高了火枪的发射效率、射程与精度,它的出现与子弹的产生,枪械铸造工艺的提高密不可分。而所有这些进步,依靠的是其背后的数学、物理学、化学、军事学的深厚积累,就凭我高中的知识水平想要完成划时代的军事装备革新完全是痴人说梦。我现在比较确实可行的战术策略是在火炮上下功夫,虽然不能遏制住满清的火炮但也不能输给他,“沈爱卿,这红夷炮的铸造技术可有传承下来?”
沈廷扬面带难色道:“当年孙大人的铸炮技术是传承下来了,可随着耿仲明孔有德等人投降满清,铸炮技术也都随着他们流入关外,想要像当年那样大批铸造红夷炮非常困难。”
听了沈廷扬的话我知道我的猜测是正确的,满清真是运气好啊!平白得去了那么多懂得炮战技巧和铸炮技术的人才,以现今的时代来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恐怕还得外加一句得人才者得天下啊!
有了这样的顿悟和对今后战争的构想,我让嵇宪马上准备笔墨提笔给宋应星写了一封信,心中告诉他务必要在南京附近建造一座兵工厂专门制造火炮,写到一半我又撕了重写,兵工厂要建在松江府的上海县,因为那里有我在后世非常熟悉的宝山钢铁集团公司,这也算是对后世的一种怀念吧!铸造火炮的技术可以让斯图亚特去欧洲高薪聘请专才,花多少钱都无所谓,务必要在短时间内开工建设,并且把技术尽快学到手,以便今后可以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的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