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送上门来的便宜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六十三章 送上门来的便宜
    李思明等人在香港过了一夜,第二天就回到了深圳。
    据说这一天的上午,在香港岛深水湾道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新闻。数十家媒体在上午十点蜂拥而至某处私人住宅的时候,人人的心头都不约而同地划上了个大大的问号。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富有探索精神的娱乐圈人士,比如丁姓主编试图破门而入的时候,差一点被几条大狼狗咬伤。
    于是,李思明成了香港娱乐媒体的公敌,他根本就无所谓。丁主编为了“报复”一下李思明,将李思明曾经写过的那篇唱衰香港电影的文章发表了,结果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然而大多数香港电影人只是一笑了之,直到几年之后,圈内人越来越意识到李思明的“先见之明”。
    只是那个私宅的主人气坏了,扬言要教训一下他。只是这位大陆仔跟他没什么利害关系,看在曾家的面子上,太计较又有失身份,结果是不了了之。不过,李思明这三个字却被这位主人记住了,然而这个名字越来越频繁地出现,越来越让人不可忽视,最后让人仰视。
    至于曾智,眼下正在国外度蜜月,享受着甜蜜的二人世界。李思明格外开恩,“打工仔”给了“老板”一个月的假期。
    天才和我们大多数人相距仅仅一步,同时代者往往不理解这一步就是千里,后代又盲目相信这千里就是一步,总是耻笑前人的迟钝、愚蠢和小心翼翼。李思明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大法则,那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高瞻远瞩或者不同寻常,往往只需要设法把那件事情弄得不易到手就行了。
    正月十五刚过,微星科技集团直属的中央研究院的合作伙伴——中科院的各研究员已经陆续到达,人员安置,设备安装,项目小组的分配,以及后勤保障等等事情一件接着一件。
    双方的人员在年龄、性格、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区别,在最初的工作中双方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不解和笑话。但是微星公司中央研究院占据着主导地位,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力图创造的一个浓厚的研究氛围,让远道而来的中科院同事们倍受鼓舞。李思明为此,也付出自己的心血和代价。直到1987年的3月1日,研究工作才正式开展。
    这一天,香港微星科技集团的总部却迎来一个外国人,自从公司正式建立以来的第一位外国人——如果渡边三郎不算外国人的话。这位外国人的名字叫大卫斯特恩,十年后热爱篮球的中国人都知道此为何许人也。
    自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曾智扛着国旗一番摇旗呐喊之后,他和李思明就在心中种下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将未来公司的广告与体育联系起来。
    从86年起,微星公司就从美国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购买节目的时候,其中包括了一部分nba的内容。当时中央电视台《世界体育》节目的播出时间是50分钟,播nba比赛就占了大概40多分钟。这不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次播出nba,但是比较系统的nba比赛还是从这一年起。
    播出了40分钟的比赛,却是前一年,84~85赛季的nba总决赛,洛杉矶湖人对波士顿凯尔特人的第六场比赛,当时没有人知道nba的背景和资料,更别说一些场外的花絮故事了。
    曾智主动请缨,这个家伙在美国时没事就爱看体育比赛,除了美式足球就要数nba了。要数nba,在当时恐怕没有一个中国人比曾智了解了,所以他当仁不让地成了nba的中文解说员。曾智费了很大力气,把那些龙腾虎跃的球员的名字记住,有“魔术师”约翰逊,有“眼镜蛇”詹姆斯沃西,有“大鸟”拉里伯德,这些球员后来成为了中国球迷耳熟能详的英雄。
    曾智在解说nba碰到的问题很多,因为他必须要说清楚nba到底怎么分区,什么赛制,有多少支球队;还要让人知道那些球队的英文名字应该怎么正确的翻译成中文,没有统一的说法。比如说,有人说是印第安那留马队,也有人说是印第安那步行者队。但是曾智因此成了nba在中国的奠基人,许多翻译名都沿用了他的翻译名。
    所以大多数中国人在第一次看nba时,会听到曾某人夸张的惊呼,和让人忍俊不禁地感叹声:时而带着纯正的英文,时而是东北式的顺口溜,时而是上海小市民的调侃,有时还带着广东话中的俚语,有时候欣赏解说人的风采远比比赛本身更人感兴趣。李思明在第一次看过曾智的解说之后,不得不表示佩服,跟他印象中的一本正经的沉闷的解说完全相反,听曾智的解说,决不会乏味。只是由于是录像带,没人知道解说人是何许人也。这是爱风光招摇的曾智曾耿耿于怀,直到后来的某一天。
    但是曾智属于那种“三日鲜”的人物,客串了几回比赛解说人之后,他就拉倒不干了,将录像带往电视台一放就完事了。
    而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看到nba篮球赛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