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人开动脑筋,也是所谓的“头脑风暴法”:人人都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去思考可能出现的原因,然后先做加法,一一列了出来,结果列出一百零八条可能的原因。
“一百零八,梁山好汉啊!”李思明看着案头这些可能出的问题,头皮有些发麻。与此同时,那位名叫梁山的香江电器公司仓储部的职工毫无来由地打了个响亮的喷嚏。
排除法就是做减法,一个一个地排除,可以说这个办法很笨,但是却是运用得最多的一种工作方法。不过这个减法可不是很容易,当然李思明有自己一套的好习惯,他将所有人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而他居中协调,统筹安排,这就加快了工作进度。
郑英洁打来内线电话,说是有人找。
“你是张同志?”李思明对着某位主动上门接洽业务的某电子厂的代表问道,第一个潜在的客户,李思明是极为重视的。
“是的,我叫张德保,是四川宏光电子厂的一名副厂长。”张副厂长道,“听说你们在集成电路制造方面比较先进,所以我们厂领导派我过来洽商一下。”
“噢,宏光电子厂的?欢迎啊!”李思明一听乐了。因为他岳父曾亲自打电话来,说是一位宏光电子厂的人要来参观。岳父介绍来的,怎么会是普通国营工厂的,看来这位张副厂长还是极为警惕的,军工厂当然要保密了,殊不知李思明早就这位的背景了解地一清二楚。
这位张同志是军队某大三线工厂的一位干部,说主动其实也是李思明岳父在其中起着“幕后黑手”的作用。自从李思明的晶圆工厂开始建设之后,这位岳父就是三天两头一个电话,搅得他不厌其烦,皇帝不急太监急,李思明也只能在心中发泄不满。
军队从来就不乏智慧之士,一项新的设计新的发明,如果不能大规模生产或者制造技术根本就不够用,那也是白搭。在电子产品上更是如此,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不够高,那么在一小块硅片上集成度就不够,要么实现不了强大的功能,要么就只能让产品的体积无限地增大——技术越高,越是能同样的一块硅片上加工更多的电子元件,这就是为什么现代计算机微处理器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但体积却没有增大的原因。而且在军事装备上更是如此,想像一下如果电子装备的体积过大,比如单兵通讯电台过大,机载雷达或者通讯设备过于庞大,那么在实用性上很显然太差强人意。
客户就是上帝,李思明装聋作哑地十分客气领头这位张副所长参观了晶圆工厂,虽然在此前晶圆工厂只是试生产,一帮科研人员围着设备抓耳挠腮——没办法,一百零八个难题摆在他们面前,他们得分组去攻破它们,对于热爱工作的科研人员来说,这个抓耳挠腮的过程甚至比结果更让人着迷,为了让这位潜在的客户张副所长看到他希望看到的,生产线又一次重新启动,纤尘不染的车间和先进的设备,给这位张副所长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不可能知道李思明正为提高良品率而殚精竭虑。
“李先生,我对你们的先进的制造技术极满意,但是不知道可否能按照我们厂设计的电路图生产,生产出样品来,我们还要将样品带回工厂,最终由领导决定是否生产。”张副厂长从包里取出了一份电路设计图纸,那上面用标着代号,并没有说明是用作何处,“这份设计图涉及到我们厂的技术机密,因此需要各贵公司签署一份保密合同。你看?”
这位张副厂长睁眼说瞎话,从他的工作性质来讲,对李思明这个外商独资公司的立场表示怀疑是很正常的,还以为自己做得够高明,但心知肚明的李思明可不会在乎这些。
“那当然没问题。”李思明撇了撇嘴,信誓旦旦地保证道,“保守客户的商业和技术机密,也是我们的责任。”
在曾智、徐大帅和李思明一一“签字画押”之后,张副所长将手中的电路图交到李思明的手中。
“这是军用联络通讯干扰两用机上用的吧?”李思明拿着电路图,略看了一眼就断言道。
李思明的话让这位张副厂长目瞪口呆,集成电路只是一台电子设备中一部分,光从其中的集成电路电路图就能推导出整个设备的用途来,不能不让人吃惊。
“一点也不奇怪,这电路图的原型是我八年前设计的。”李思明解释道,“当年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不过关,当然也无法进口,用十块集成电路拼接而成的,加上各零零碎碎的东西,又太笨重,行军时不得不拆开几个部分背在身上,好在整机设计时就考虑到了机动性,可能做到快速分拆与组合。性能还算稳定,也经过战火考验的!我们微星半导体公司现在可以加工更高集成度的电路,实现小型化多功能化的需要,减少零部件,而且能耗更小,在成本上却小得多,适合较大规模的制造。你们来找我,算是找对了!”
“你……怎么可能?”张副厂长大吃一惊。
“这不奇怪。”李思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