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成功没有终点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方,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规的后辈们永远不可想象的成长之地:一个幼稚未脱的年轻人,在本该快乐读书快乐读书的花季,却在面朝黑土背朝天的岁月之中,在血与汗的浇灌之中,脱掉青涩的外表,让那个曾经澎湖不已的心变的更加坚强起来,而有的人却永远地留下了终身遗憾。
    知青陵园里,还附属一个小型纪念馆,这里记录着历史上那个年代的点点滴滴,人们从这里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方方面面。这是整个中国相关资料最齐全的一个纪念馆,无数远方的人都来此参观访问,有许多可以说是文物的东西,都是热心人搜集捐赠的,还包括李思明捐献的一套数百枚的毛主席纪念章,加上别人捐赠或者基金会花钱购买的,达到了万枚之多,成了镇馆之宝。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是纪念馆的宗旨,在人们已经淡忘那段激情岁月的时候,这里仍忠诚地记录着历史。
    临到中午,是吃饭的时间。赵山河带着人张罗着午饭。
    “赵山河,不还是‘忆苦饭’吧?”曾智开玩笑道。
    “这种档次的,现在你想吃还真吃不找?”赵山河插话道,“你要真是念念不忘,我给你专门安排一下?”
    “那还是算了吧!”曾智讪讪地笑着道,“你留给自己当夜宵吧!”
    农场更多的老职工闻讯赶了过来,李思明与众人热情嘘寒问暖,畅谈往日的情怀,当年的年轻人已经人到中年,中年人已经白发苍苍,当年穿着开档裤的娃娃,如今长大成人,满怀期待请求和李思明合影留念。而有的年长的人却早已过世了,让人留下太多的遗憾。
    “儿子,瞧见没有,这位李叔叔可是咱们大兴出来的大人物,就连你爸爸我,当年也跟他念过书,要不是工作太忙,早就上大学了。你一定要好好上学,将来一定要向李叔叔一样,当大学教授!”有农场的职工对着自己上中学的儿子说道。
    “这个目标是不是太远大了?”儿子却反驳并教训起老子来,“你当年要是努力点,咱家早就到北京落户了,听说当年咱们大兴,跟李叔叔补习功课并考入大学的人不少。真不知道你当年是怎么想的,有一个院士级的人物帮你补习功课,你都考不上,这样的条件我哪里找去?”
    老子哑口无言。
    而李思明却想念起当年食堂的老李亲手做的面条,他至今仍记得自己从劳改农场回到大兴时,老李端来的那碗面条,居然有不少肉丝!那也许是他这一辈子吃的最香的一碗面条了。可惜,老李早已经仙去,不能再穿着他那永远油光可鉴的工作服,一边斥责着那些嚷着没肉吃的知青们,一边思量着是不是将那头不产仔的母猪给宰了?
    “阿明,我带你去一个地方!”赵山河神神秘秘地说道。
    他带李思明去的是十里地外一片树林,李思明等人到了那个地方就知道了是怎么回事,这里是李思明和曾智曾经养猪的地方,如今这里早就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养猪厂,养猪厂的职工戏称这里是通往超级富豪之路——那李思明和曾智两位大人物,不也是咱们工友吗?
    曾智的妻子吴雅雯很显然对这里相当的感兴趣,因为曾智曾无数次提起过这里,并声称这是他的第一项“伟大事业”,仿佛这里是比他如今拥有的事业还要伟大,这是她这位香港人是无法想像和理解的。
    “我曾智永远也忘不了这里,这里是我人生的起点,让我明白要坚强,要心存希望,即使是再多的风风雨雨,也不可能比这里更糟糕的了!”曾智满情深情地说道。
    “可惜渡边留守没有来,那样就更完美了!世界商界著名的六巨头,其中有三巨头在东北这个旮旯儿养猪,另三巨头在种地!”李思明笑着道。众人听了这话,齐声大笑起来。渡边三郎本来也要来的,可是几位创业伙伴都要来了,公司就没有一个人主持大局了。
    众人都想到了那个除夕之夜,那个让李思明和渡边三郎差点送命的雪夜。众人跟着李思明寻着往日的记忆,往一处浓密的树林走去,那是李思明与那头狼王最后搏斗的地方。李思明站在高处那棵巨树之下,抬头仰望,透过那渐渐掉光的树叶,看着那一片尺许大的蓝天,仿佛在倾听那头狼王在河对岸的吼叫。
    “那头狼王最后怎么了?”李思明问道,因为他知道那头最终落单并且悲惨的狼王后来经常在大兴岛出现,只是那时早就没了威慑力,苟延残活。
    “死了,就死在这里。”赵山河却给了他一个意想不到的回答,“有人看到的,后来好像有人将它埋了,现在谁也搞不清楚,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李思明默然,不过他却没有任何感想,那只不过是他传奇生涯的一个注脚而已。杨月和李思明并肩站在高处,眺望着滔滔向东奔腾的七星河,他们的目光掠过那一大片沼泽与芦苇荡,注视着那永恒的河流之外的那无垠的田野,唯有这辽阔的天与地才是最永恒的两样物体。而生活在这片天地之间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