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结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就算有十倍、二十倍人,也顶不了一点用。
    完了,完了……
    是夜,定陶千余守军一溃而散。
    ………………………………………………………………
    曹操骤逝,十余万曹军惨败濮阳地消息,通过各种途径,迅速地传遍了天下。
    天下震惊!。
    庐江城举城欢腾,百姓奔走相告,户户张灯结彩,宛如过节一般。
    朝堂内。无数官员喜极而泣,泪流满面。
    国贼已死,天下一统之日还远么?大汉地中兴,已经近在眼前!。
    整个河北仿佛笼罩在了一层灰色的阴影之中。人心慌乱到了极点,许多官员门阀想尽办法,寻亲攀旧,希望能跟庐江朝廷搭上关系,谋求日后地退路。
    失去了曹操这个舵手。邺城朝廷这艘大船的沉没之日已经不远了,没有多少人希望成为殉葬品。
    暗流涌动,风声鹤唳!
    邺城
    尚书令荀彧确认了曹操的死讯后,终于支撑不住,当场吐血昏厥。醒来后,只能卧榻休养,再不能理事。
    陈群、钟繇、董昭等人虽然努力想稳定局势,但情况还是在不断地恶化之中。
    青州平原郡首先出现叛乱。冀州、并州、幽州也多有人起事背反……。
    洛阳
    得到曹操骤逝消息地那一刻,刘备很奇怪地发现,自己感觉到的并不是喜悦。反倒是一股淡淡的惆怅,不断萦绕在心头。
    曹操是英雄,而且是盖世的英雄。这一点,刘备从来就不否认。甚至,两人的志向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希望能戡平乱世,安定社稷。
    从一开始。曹操就是一个目标,一个追赶的目标。虽然这个目标,曾多次将刘备逼迫到穷途末路的境地。
    正是在一次次与曹操争雄地过程中,刘备发现了自己的不足,磨砺了自己的意志。
    而现在,对手已逝,劲敌已逝!感觉……有些空荡荡的!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
    伴随着曹操死讯的传播开来,河南的战局迅速呈现出一边倒的局势……
    庞德率领一万五千铁骑以大迂回战术。经汝南、梁郡赶抵济阴战场后,彻底定下了东线战事的基调。
    遭遇多路追击地夏侯惇、曹仁,最后仅余一万兵马撤至许昌。
    章和五年,四月下,兵败任城的李典,在后有魏延穷追,前有阻截的情况下,又得知了曹操的死讯。百般无奈之下。最终向魏延请降……
    与此同时,西线两路大军相继突破原武、新郑。进逼许昌西郊。
    新郑城破之时,徐晃率千余残兵面对数十倍之敌,奋勇发起了最后的攻击。经过一个时辰地血战,全军皆墨。
    随即,两路大军成钳形之势进逼许昌。
    五月中,东、西线大军对许昌形成合围,总兵力达到14万之众……
    许昌城内早已人心惶惶,军无战意。
    五月十四日,二哥将经过精心防腐处理的曹操尸身,送入许昌城内。同时,遣使进行第三次劝降。
    五月十六日,曹彰、夏侯惇开城出降,曹仁引剑自刎身亡……
    六月初,河内、河东两郡倒戈易帜,将河北诸州的叛乱推向一个高潮。
    六月中,我和二哥引军渡河进占河内、平原二郡,随后北上夹击邺城。一路所过郡县,望风而降。
    六月下,两路大军距离邺城还有百余里时,陈群、钟繇代表黄武天子刘进,及曹丕兄弟,献表请降。
    七月初三,大哥亲自赶抵邺城受降。同日,黄武朝廷成为历史。
    八月初,我军尽掌河北三州,完成天下一统!。
    章和五年十月,大哥凯旋还朝。天子及满朝文武至合肥相迎,寿春、庐江及周边郡县,五十余万百姓列于道路两侧,队伍绵延百余里。欢呼声似山崩,似海啸!
    章和六年三月,朝廷还都洛阳。
    章和六年四月上,伏太后以天子年岁太幼,无力执掌朝政为由。流露出禅让帝位给大哥的意思。
    四月中,卫尉丞韩嵩、中散大夫王粲、户曹尚书李恢等十数位朝臣联名上表,称天下初归一统,社稷未安。为汉室再度中兴,需有圣明天子主政。
    当今天子虽然聪颖,但年幼体弱,无法承担如此重任。由大哥承继帝位,乃是最佳地选择。
    这一表上呈之后。朝廷内外热议如潮,附和者十占其九。
    四月下,以司空蒯越、司徒卢毓、光禄勋徐庶、卫尉张昭、大司农诸葛亮、廷尉庞统、少府鲁肃等人为首的四十二位朝中重臣,以新晋骠骑将军的二哥、新晋车骑将军的我、卫将军马岱、征北将军赵云、征东将军黄忠、征南将军张任、征西将军刘磐、镇北将军魏延、镇西将军陆逊、镇东将军吕蒙、镇南将军甘宁为首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