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紧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公司合作情况,现在进行到那一步了?”
    “正在谈,投行的人今天下午直接从沪海转机去了那边,明天会正式开谈具体细节,不过是否成功关键还要看杰利公司那边的决策。”周利文拿起茶盏抿了口,笑眯眯地回答道。
    “哦,都到这地步了?”李近山挑挑眉有些意外道:“看来进展不错啊,周老弟的投行实力我们是知道的,我觉得谈下来应该不会有问题吧?”
    “呵呵,生意上的事哪里说的准啊。”周利文笑着摇摇头道:“这个项目好几家投行在竞争呢,据说连欧洲的老牌投行都有介入,万一杰利公司觉得他们的名气比我的投行更响亮,采用和别人合作也是有可能的。只要不正式签字,一切都是有着不确定的因素。”
    “对对,周老弟这的顾虑也对,这生意上的事的确是说不清楚,其实啊在政界上也往往有这种情况。对了老文,我记得前些时候你们司里就发生过一件事吧?本来下面一个市有个项目上面是认可了的,可最后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点问题,这个项目就给搁浅起来了是不是?”
    文司长是人精,话说到这地方哪里还不懂李近山的话,当即顺着他的话连连点头,还故意绘型绘色地把当初那件事的情况给大家讲了讲,最后叹道如果不是那位市长过于自信,疏忽了一些小环节得罪了人,这件事就肯定成了。可正因为这个小疏忽,反而导致最后的失败,说起来还真有些可惜了。
    看着他们和演戏一样装模作样,周利文心里暗暗好笑。他其实故意不正面回答,避重就轻主要是为了杰利公司的项目,逼迫对方表态。而现在倒好,李近山同样也使出了这么一招,以这种方式告诉周利文,只要他给他们主意,甚至指出一条安全可行的路,那么在杰利公司的项目上他们就会出手,以完成交换。
    周利文也不心急,继续和他们东拉西扯一番,说了些没有丝毫营养的话。接着他突然对文司长文了几个问题,这问题都是针对他们委员会的政策询问,当然不是什么机密,只不过是想做一下确认。文司长先是迟疑了一下,随后很是坦然地回答了这些问题,等听完后周利文点点头,笑着对他们道:“国内房地产的发展至少这几年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动,毕竟按照各地GDpR例来看,房地产业已经成了地方的支柱,何况现在地方债的数额越来越大,中央要解决这些问题也不可能来一刀切,这样做会出大事的。所以我觉得房地产业至少还能继续搞上几年,这就是我的初步看来,不过说明,我只是一家之言而已。”
    魏子在一旁点点头,神色凝重道:“这些其实我们也知道,而且近来有不少人对于房价的问题很有非议,说句实话,中央对此的分歧也非常之大,这也是我们尤其顾虑的方面。”
    周利文微微点头表示理解,想了想后道:“有分歧就会有行动,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不过在我看来,在一线大城市房地产市场还是比较稳妥的。别的不说,就说现在的沪海吧,三哥,刚才我进来的时候就提到了沪海的发展,我久在海外,你也许比我更清楚这些年沪海的人口增长幅度是多少吧?”
    听周利文说到沪海的人口增长幅度,李近山先是愣了愣,仔细想想后苦笑着说道:“这个按照官方统计,十年前沪海人口是106万左右,再加20至30万的流动人口。现在人口基数已经增长到了26万左右,流动人口大约在60万的样子。”
    “呵呵,官方统计,如果说非官方统计的准确数字呢?总人口是不是已经突破了36万?”周利文似笑非笑地问
    李近山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尴尬地笑笑而已。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自从提出沪海是全国的沪海后,沪海人口增长幅度就和坐了电梯一般飞速,其涨幅甚至超过了房价的增长。如果真正按照人口数量去统计核实的话,整个沪海目前人口别说是36万了,估计早就超过了36万以上。其实,不仅仅是沪海一地,就连京城和花城这些一线城市都是如此,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导致城市人口基数不断膨胀,整个城市快已经不堪负重了。
    “欧洲的一个小国人口基本也就是几百万到一千万左右,就连整个法国也只有6万。可现在这么小的一个沪海,如果再加上京城和花城几个一线城市,总人口几乎快和一个日本的人口数量相等了。这么巨大的人口密度,你们觉得对于房地产的影响会小么?当然,这些是特例,除去一线城市外,那些二线甚至三线城市的人口流失也是异常严重的,同样在房地产开发的大幅度投入中,两者所造成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周利文的话让三人沉思起来,随后都默默点头。周利文说的没错,国内一线城市人口爆炸,二三线城市人口萧条,两者相比其对房地产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如果从这个方面来看,就算中央要调整房地产市场政策,或者说市场决定房地产的投资前景,那么最开始导致出问题的也就是二三线城市,至于一线城市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