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同的路线,向测试场内部深入。“砰”的一声,一阵蓝烟从最左面的一辆装甲车后升起——这是装甲车在行进过程中遭遇地雷。
“我们测试过,履带还是无法经受住绝大多数地雷的爆炸,很容易被炸断使装甲车失去行动能力……不过在真正的战场上,由其是敌我双方进入对峙阶段的战场上是很难找到地雷的——一旦发起攻击,按照我们的炮击标准敌人的一线是不可能有地雷存在的,就算有也就这么一两颗不会对装甲车的行进造成致命的伤害,况且一条战线上不可能只投入少量的装甲车……”刘禹说道。
“那就专门研制可以提供战场快捷维修的保障车辆,一旦装甲车出现故障可以迅速解决不影响作战……装甲车做为一种新式装备,其故障肯定不少吧?”谭延闿问道。
温基岩回答道:“确实不少,现在一辆装甲车中标准成员为六人,其中一个就是机械师,他做为备用车手,最主要的任务便是排除装甲车在作战中遇到的简单的机械故障……从这个角度来看,使用装甲车并不难,关键的是其操作车组的文化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至少机械师这个角色绝对需要有经验的人来担当……”
谭延闿点点头,从望远镜中可以看到三辆装甲车向前突进了一公里左右,快要到战壕了,从刚才zjc-15的表现来看,只要战场的环境不至于太恶劣,基本上这次技术改进已经是非常成功了。只不过在谭延闿看来这些笨重的大家伙还不能满足他的需要,至少目前这个测试场的环境还不能达到他心目中的要求——欧洲战场环境之恶劣是别人无法想象的,谭延闿自然是没有亲眼见过,不过后世谈论起一战的马恩河会战、松姆河会战和臭名昭著的“凡尔登绞肉机”,他就算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
八十八毫米口径速射炮威力是很大,被其轰炸过的测试场布满弹坑,但是要和欧洲战场上数百门口径超过一百毫米的大炮连续数天猛烈炮击后所造成的结果相比,现在测试场的环境可谓是天堂。至于欧洲战场上步兵抱着武器在充满淤泥、积水、鲜血的战壕中坚持数周作战的环境来看,搞不好装甲车刚开过去就立刻抛锚也不稀奇。
虽然从正式代号中可以看到“装甲”的味道,只是现在的zjc-15主要还是使用普通钢板来铆制而成,考虑到现在还没有专门对付它的武器,真正“装甲钢”版本的装甲车还没有进入研发阶段。装甲车是谭延闿打算用来捞钱的,自然不可能真的一步到位,他心中明白一旦这东西出现在战场上,用不了几天对方肯定会拿出对付它的办法来,牙膏要一点一点的挤,而钱也要一分一分的挣。
三辆装甲车一边碾过障碍物,一边使用其装备的六十毫米火炮和四挺机枪不断向假设目标开火。机枪可以轻松的将事先布置好的目标打个稀巴烂,只是其装备的六十毫米火炮对野战工事造成的伤害有限,威力明显不足。对于装甲车目前装备的火炮威力不足的问题,军方也曾提出来过,不过雷龙枪炮厂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最早的zjc-1样车只装备了一门四十五毫米火炮,后来曾试过五十毫米、五十五毫米,直到现在改成了六十毫米,不过为了增强其火炮威力,采用了三十倍径的六十毫米低速火炮。雷龙枪炮厂的工程师还试图在炮弹上下功夫,增强其炮弹的爆炸威力,结果安全性不过关被否决了——工程师想到使用的炸药正是当年日本在甲午大战中所使用的“下濑火药”,可想而知不管从感情上还是安全的角度,这个方案在第一时间被否决掉。
炮弹方案被推翻后,雷龙枪炮厂只能依据原有方案从别的地方下功夫——设计下一代的装甲车,其“装甲”概念和火炮威力被提升到最主要的地位上来。不过雷龙枪炮厂的方案被否决后,枪炮厂的部分工程师并没有放弃一些新的思路——在火炮口径无法提高很多的情况下,装甲车火炮就很难在第一时间将野战工事使用炮弹威力击毁,不过“下濑火药”给工程师们提供了另外一个思路,那便是采用难以扑灭的燃烧物“粘”在野战工事上通过剧烈燃烧杀伤工事内部人员以做到摧毁工事的目的。
雷龙枪炮厂的工程师们不知道,自己脑海中的种种设想将未来的欧洲战场真正变成了一座地狱,一些新概念的陆军武器在这里诞生走向欧洲战场或是东南亚“剿匪”战场。谭延闿也没有想到自己创建并且扶植的雷龙枪炮厂会成为比诺贝尔和杜邦更受人诅咒的角色,不过他并不后悔,相比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够头上的鸦片,向外输出武器这算不得什么罪恶的事情,在日后晚年打嘴仗的时候,他的立场也从未动摇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