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心远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所以能够买通李莲英帮助说话,也是因为大总管李莲英和二总管崔玉贵有很大的矛盾,而崔玉贵在入宫前正是当时还是庆郡王府上的太监,能够抓住机会来给崔玉贵找些麻烦,李莲英求之不得。
    经过这么一番安排,谭钟麟已经非常有把握来对付奕劻了——老佛爷现在看得就是银子,有了银子才能够过寿,奕劻敢背着她在洋人的银行中存了这么多银子,她能不心生怨怒么?就等陈飞将奕劻存在汇丰银行中的那笔巨款启出,真金白银摆在老佛爷面前的时候,也就是弹劾奕劻大功告成的时候。于谭延闿的担心不同,老头子什么事情都算计好了再出手,奕劻的后台如此复杂硬实,只要算计好了,照样能够坑了奕劻,只不过惩治一个巨贪还要向另外一个巨贪贿赂,多少让谭钟麟心生不爽罢了。
    “王爷,有些事情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文卿,你我几十年的交情,虽然很少见面,对国事的看法也有不同,但是交情归交情,国事归国事,这并不妨碍我们两人交好,有什么话但说无妨!不过最近我倒是听到你现在也开始办洋务了,怎么转性了?!”奕訢微微笑着说道。
    谭钟麟听后笑着说道:“这不过是小辈们谋些事情,我看着也不错,咱们的银子也不能让洋人这么容易搂过去,现在天下太平但国事却是日趋艰难,朝廷府库空虚,就连两广这么富庶的地方都有些拮据,更不要说其他地方了,多从洋人嘴中分出些银子来,也是为国着想。我是想说庆王这边估计也就这么回事了,但是庆王倒了总要有人去顶他的位子……”
    谭钟麟的话虽然说了一半,但是久经宦海历经沉浮的恭王奕訢怎能不知道他下面的意思?眼神也不禁一亮随即黯淡了下去,这正好看在谭延闿的眼中,其实他见到恭王奕訢之后,就一直注意这个皇帝嫡亲父辈中硕果仅存的恭王。恭王和其他皇室成员不同,他非常能干,对于汉人他没有这么多偏见,正是他敢于信任重用汉人大臣,曾国藩等人才可以放手剿灭太平天国,一手缔造了洋务运动成就了“同治中兴”的局面。
    只是恭王奕訢运气实在太差,碰到慈禧太后这样擅于玩弄权势的女人,才会在这三十年中接连受到了多次打击,最终彻底退出大清权力高层。恭王奕訢也时常回想当年,如果当时他站在肃顺一边会怎么样?肃顺对待汉人大臣的态度比他还要更进一步,以至遭到了全体满人的愤恨;肃顺也很有才能,就算无能也不会停滞建设海军,更不会拿军费修园子;如果肃顺在,那大清国皇帝绝对会落到他家,也不会落到老七家里……
    太多的如果,可惜在辛酉政变中全部葬送了,再也不可能有其他选择。相对于慈禧太后,肃顺和恭王奕訢有着太多的相同点,可惜兄弟不和让他不认同肃顺从而选择了慈禧,这才种下了以后的祸根。对于这种深深隐藏在心底的怨恨,谭延闿是非常理解恭王奕訢的心态的——他已经离开权力中心太久了,做为从头到尾都见识过慈禧太后手段的皇室亲贵,他心中已经充满了畏惧,尤其是老七醇王死的不明不白更让他不寒而栗,为此他甚至还有些清醒幸亏当年是老七的孩子入宫,否则自己现在还能不能逍遥的活着都是两回事!
    恭王奕訢没有正面回答谭钟麟,而是转头望向了坐在对面的谭延闿,笑着说道:“听闻组安在合肥幕下做过一段时间,合肥来信甚是夸奖组安之能赞不绝口,不知组安如何看?!”
    谭延闿听后立刻站起来躬身说道:“此乃朝廷大事,晚生何能参与,只是心中有些妄言想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乃王爷一手缔造,海军衙门亦是如此,庆王身兼两职但多年来庸碌无为不说,还挖北洋水师的墙脚,巨额军费来去混乱无比,北洋水师多年来未曾添过一舰……北洋水师乃朝廷海上长城也,眼下中日操戈,太平年间若是有个这么庸碌贪鄙的王爷也就算了,但是此时朝廷社稷交付此等人品恶劣之人,朝廷放心么?王爷放心么?百姓放心么?!”
    奕訢听后点点头笑着说道:“这不算妄言,确实是持中之论,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气局,文卿兄,你真是好福气啊!”
    谭钟麟笑呵呵的说道:“闿儿还小,有些事情他不明白,恭王以后还须多多指点方可成才。这孩子和我不一样,对洋务却是非常感兴趣的,恭王当年一力创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持通商,后国朝洋务皆由恭王一手操办,恭王以后还要多栽培他!”
    “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现在还提它干什么,不过我听说组安开办的抵羊纺织厂为海内之首,质量与洋布洋纱丝毫不差这是好事,但是洋务首要还是在铁路,有机会组安可以试试……”恭王微笑的说道。
    “铁路诚然为洋务首要,但是也需要钢铁冶炼为其奠定基础,否则铺设铁路所用钢轨皆从列强处进口,花费不菲不说,还要受到其节制。晚生兴办洋务前有曾文正公、李中堂和湖北张督为鉴,采取商办的手法,虽然不知道最终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