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议和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日本人白银加破坏联合产生的最佳效果了。
    陆奥宗光等人心中非常清楚,一旦这些战舰在数十天抵达上海正式加入到北洋水师序列,那么已经垂死的北洋水师将会立刻复活,当然形成真正的战斗力还有待考量,不可否认的是即便其实力打个对折照样比现在同样损失惨重的日本联合舰队要强悍的多——这些战舰都属于新锐战舰,高航速、高射速,大口径速射炮装备极多,尤其是白朗古战舰,其航速已经达到了骇人的23节。
    一旦这些战舰被中国人所接手,而战争没有结束的话,北洋水师完全可以和幸存战舰集结成新舰队,杀向日本本岛,这样一来以前所有到手的战果都会成为煮熟的鸭子飞掉。唯一让日本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急于结束战争,尽管李鸿章有过这等心思,谭延闿也出言建议过,不过这一切加起来却还不如老佛爷过寿重要。
    谭延闿在这个问题上和谭钟麟谈论过,谭氏父子两人在激烈的讨论过后,都非常明智的选择了后退,当然该说的话还是要说,这也就是谭延闿分别向恭王奕訢和李鸿章建言攻击日本的由来。李鸿章虽然有意于此,希望能够凭此挽回自己的政治前途,但是他和恭王奕訢一样从心底都服从了宿命的安排,同时也是有一个人马上就要成为他们的榜样——慈禧太后是绝对不愿意自己的寿辰在战火中渡过的,为此她还专门发给李鸿章密电,要求李鸿章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和谈,为此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谭延闿此时没有像上次一样为了起复刘铭传而苦求谭钟麟,一方面他对这个时代的中国早已经死心了,另外也是出于李鸿章的北洋不能再死灰复燃,北洋属于李鸿章的时代必须过去了——若是李鸿章真的组建新的北洋水师舰队进攻日本,即便真的得罪了慈禧太后,但是在政治上将会获得无上的荣光,以此为根本三年两载他的直隶总督位子是绝对无法动摇的。
    李鸿章和恭王奕訢也不是铁板一块,也许是出于保护自己的缘故,恭王奕訢在出任军机领班之后,只与李鸿章进行过一次会面,而且谭延闿也注意到恭王奕訢似乎刻意的保持他和李鸿章之间的距离。这一手也不知道是做给慈禧看得,还是真的如此,反正这种游戏也算是继承曾国藩的老套路,就算李鸿章和奕訢拾起来玩苦肉计也不算稀奇。
    日本的停战条件究竟如何?这不仅是中国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西方列强至为关心的问题。各国“皆在飞耳张目,百方探索,甚至间或发出揣摩臆测之说”。清政府的代表李鸿章更是想急于知道日本的条件,伊藤博文与陆奥宗光经过洋细讨论和周密策划,早就拟好了媾和条件的条款,但在是否公布条款的问题上,二人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陆奥主张:“公开发表或暗示对中国的要求条件,以便使欧美各国预先予以默认,防止日后发生误解。”伊藤却认为:“一旦把中日媾和条件向外发表,则难免遭受外国的一些干涉,这一点必须认识;同时,我国先向各强国公开发表对中国要求的条件,本为取其默认,但却反有诱发他们事先干涉的机会。”
    日本大本营和议院原本更加倾向于伊藤博文的意见,不过就是日本方面自己也没有想到会在朝鲜陆战上遇到这么大的阻力,原本两个月后就要展开的第二陆上作战计划也不得不终止,更因为李鸿章的大手笔军舰采购成功而被迫同意休战展开谈判。这样一来无论是伊藤博文还是陆奥宗光原先设想的基础,到现在都已经并不存在了。
    当初叶志超贪生怕死,使得日军在朝鲜战场上如同势如破竹,王文昭等人赴日谈判未果,就是因为日本想要最大限度的摄取战果——他们押上的是一国的国运,在陆奥宗光和伊藤博文等人看来,就是从清朝身上割下再大的利益都是理所当然的。可惜日本的算盘在开始的顺利之后变得异常艰难起来,尤其是北洋水师在数十天之后有可以进攻日本本土的能力的时候,陆奥宗光和伊藤博文果断的放下先前的争执,统一口径联手压下了议院的反对声音,立刻选派人选制订谈判计划。
    李鸿章和陆奥宗光心中都明白对方手中握的是什么底牌,相对而言此种情况对日本是极为不利的,偏偏两人之中李鸿章的压力最大,最急于完成谈判——慈禧太后最急于完成谈判,当然想要在几天之内完成谈判显然是不可能的。
    李鸿章和陆奥宗光在上海的交锋,谭延闿是不会注意到了,恭王奕訢已经准其休长假,在明年会试之前可以不用回来,当然前提必须是恭王奕訢还在总领军机,不过恭王复出后也不会这么快便下台。谭延闿最后接到的一个消息便是——日本陆奥宗光提出朝鲜独立,中国必须撤出所有部署在朝鲜的兵力;赔款六千万两白银……没有谭延闿印相中割让中国台湾领土的条款,赔款数额当然可以讨论,最后未必是六千万两,所以最终赔款数额也绝对不会达到历史上的两亿两之多。
    不过即便如此,在谭延闿的眼中,李鸿章很难将赔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