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争夺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武器被列为一类。这样的武器第一次使用也许还有些震撼人心的效果,不过最多能够使一方在漫长的战线上做局部突破,不可能扭转战争局面,无论是法国还是德国都有能力在对方第一次使用毒气弹之后很快的做出战线调整再次将战争拉回到胶着对峙的状态。
    第二类便是装甲车了,它不仅和毒气弹一样对普通士兵有着强大的震慑力,其本身可以在战场环境良好的情况下迅速带着步兵突破对方防线。假使装甲车的数量足够多,那一次战役下来将会给对方带来难以忍受的损失。谭延闿最不希望看到的便是一战战场上会出现二战的坦克大战——那会大大加快战争进程,尤其是以俄法德为主的地面战争进程会大大加快,这符合中国的利益。
    第三类便是以细菌武器为代表的战略级武器了,不过谭延闿只是严令进行秘密研究,武器设计已经搞出来了,不过这个时代可没有飞机这样的有力的投掷工具,这个时代的飞机即便有一定的投弹能力,也不足以显现出细菌武器的威力。
    像细菌武器目前谭延闿做到的也仅仅是研究,并且督促国务院建立全国性的医疗体系,而且军队内部的医疗体系更是要精益求精。谭延闿这么做倒不是怕别的国家向自己来使用细菌战术,而是因为他更害怕历史上那阵来无影去无踪,短时间内在全世界收割了几千万人生命的西班牙流感,据说比持续四年的一战死亡的人数还要多。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由于国土环境的原因人口分布极为不均匀,在谭延闿挤压地主向工业转移的过程中,更是加剧了人口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如果一场瘟疫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爆发,那对中国来说将会是一场灾难,西班牙流感之所以用西班牙来命名,除了西班牙第一个发出疫情通告之外,而且还死了八百万人,很难想象到时候在中国疫情爆发的时候会是个什么样子。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病毒,并且开始分离不同的病毒,在这方面无疑谭延闿有着绝对的优势,事实上他只需要一个科研小组做“打手”,他完全可以用少量的精力来指挥他们来进行相关研究,并且可以轻易的取得很多研究成果。
    随着中国国力的强大,谭延闿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医学领域开始了自己的扩张——借用后世的说法“医生永远是铁饭碗,因为人总是要生病的”。医疗用品也是谋取大量利润的好产业,尤其是在战争中,士兵受伤如同家常便饭,从绷带到药品。不过在消炎药类产品中,谭延闿对青霉素并没有投入太多,在吉林绥芬河岸边的双城子,距离双城子还有三十公里远有一处军方严密控制的区域,在那里正在进行青霉素的研究和生产,只是现在的生产成本很高,就算谭延闿也要受到这个时代设备的限制,不能大量生产青霉素。
    现在这个世界已经全疯了,除了中国早已经准备了数年的高强度军工生产之外,欧洲各国都已经将军火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各种杀人武器。铜、铁、粮食、各种化工产品、石油……只要能够跟战争沾上边的物资价格都在上涨,由于储备工作开展的早,中国手中握有大量的战略资源,即便如此中国的远洋船队依旧不停的将已经经过粗加工的矿石、金属锭源源不断的运往国内——在1913年年初,中国出台了战略物资储备条例,按照条例规定凡是条例上开列的七百余种物资,其储备量必须要满足国内十个月的消耗,尤其是石油,其储备量已经达到满足国内十五个月的需求,而专门用来为海军提供保障的重油储备足够满足三年海军作战的需要。
    在中国东云级战列舰公开亮相之后,世界海军为之震惊——在东云级出现后,所有目前服役的,在建的甚至是图纸上的战列舰全部都过时了。没有一艘战列舰能够达到像东云级战列舰那样强大的弹药投放能力,近一吨重的弹药如果打在陆地地面目标可以炸出半个足球场这么大的弹坑,而任何一艘战舰面临这样的炮弹其下场根本没有一点悬念。更要命的是东云级战列舰的航速在目前各国战列舰中也算是中上等的,这就意味着七成以上的战列舰如果是在海上以单挑的形势来进行决斗,连逃跑的资格都失去了。
    面对这么强大的战列舰,西方的海军专家们不仅倒吸了一口凉气,幸好这样的战列舰并没有出现在欧洲,如果是英国拥有这样的战列舰毫无疑问对德国是一个巨大的威慑,而德国拥有这样的战列舰说不定明天就会发动战争。不过在思考之余各国的军事专家也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第一批中国建造的东云级战列舰是两艘,按照中国“传统”的策略,其中一艘必然是要销售的。
    在东云级战列舰公开在上海亮相后的第一时间,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便一边立刻向国内发电报,另外便是向中国外交部开始交涉,要求面见中国领导人。不过当中国做出派出东云级战列舰出使德国的决定后,朱尔典要求面见谭延闿的请求也没有答复,英国伦敦方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