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显,即便二十年的时间依旧没有冲淡过去的历史。
谭延闿突然出手就是为了发出自己无声的警告——沈静是他最为坚定的盟友,没有任何人可以质疑他,而他的名誉更是自己的名誉!当然谭延闿为此出手也确实吓到了很多人,沈静并非是一个强势的领导人,他更像是一个老师的角色,国务院工作的年轻一代对谭延闿也许没有多少感觉,但是对沈静却是非常感激的。汪增伦也是北洋幕友堂出身的老资格,沈静当年的事情他也很清楚,不过当年的幕友堂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后,很多人都分道扬镳,政见不和者比比皆是,谭延闿可以容忍治国策略上有不同,但是像汪增伦这样以过去傅彩云的历史来诋毁沈静,这是谭延闿万万不能容他的,而朱尔典则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在秘密视察完新武器装备后,谭延闿又悄无声息的回到北京,而陶德曼前往大连湾参观火炮试射,朱尔典在通过自己的渠道得知谭延闿的行踪后,再次提出面见总统的请求。外交部长寇青在得到谭延闿的指示后,朱尔典终于再次见到了谭延闿,不过这次会谈并没有取得有效的成果,在朱尔典看来阻止中国将黑龙江号战列舰出售给德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相对于朱尔典在中国的行动,英国在与中国驻英大使伍茂祥的交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伍茂祥是伍轩仁的长子,出任驻英大使已经有三年,建国初期曾经在国务院财政部工作,后进入外交部称为外交部长寇青的秘书,曾担任过中国驻美国、法国和英国一等秘书、参赞、大使,在年轻的共和国外交界当中也算是个经历丰富的“老资格”了。
伍茂祥在外交界崭露头角到现在可以成为英国大使,这当中固然有他个人的努力奋斗,但也和他的家庭背景是分不开的。伍氏家族可以说是和谭延闿最早接触的大家族势力,在晚清时代伍氏家族最多不过是像胡雪岩一样的角色,事实上伍氏家族两百多年的发达史再到鸦片战争的灰飞烟灭,也是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胡雪岩这样的商人角色出身的政治经济势力在朝廷大佬的心中根本就是一个夜壶的角色——用到了就拿过来,不用了就扔出去。
不过谭延闿这个出现在晚清政坛上的怪胎却没有遵循中国传统政治规则,他对伍氏家族是实打实的当作盟友的,而谭延闿对伍氏家族的尊重随着时间的推移获得了伍氏家族倾尽全力的帮助——谭氏资产之所以能够发展的这么快,这和伍氏家族是有着直接联系的,而在国外采购先进机械设备越来越困难的今天,伍氏家族总能够出色的完成各种采购任务。
伍茂祥做为伍氏家族年轻一代的佼佼者,回国效力在国内发展自然受到了家族的重视,他本人也受过良好的教育,工作成绩非常出色。随着中国越来越强大,伍氏家族的主要力量开始又转回到国内,对国内的化工业、重型机械制造业、矿产开发、金属冶炼业、船舶制造业、金融业都有很多的投资——现在中国敢脱离传统的百货商业投资现代重型工业的人很少,中国目前重工业方面的两支最强大的私人资本力量便是谭氏家族和伍氏家族。
伍茂祥及其背后家族与中国总统的关系并不是什么多隐秘的事情,英国相关部门早就对他很重视。英国阿斯奎斯首相在接见伍茂祥之后不到十五个小时,中国同意就东云级战列舰的出售问题开始与英国展开秘密谈判,谈判地点就放在伦敦,伍茂祥是中国全权代表。因为伍茂祥的原因,朱尔典在中国的成绩就显得微不足道,再加上伍茂祥提出朱尔典在中国的一些“不检点”行为触及了中国领导人的私人生活,朱尔典已经不适合在中国继续工作,希望英国当局更换驻华大使的人选,在一个月之后也就是1905年二月,朱尔典黯然离开了他生活工作了几十年的中国回到英国的家乡。
谭延闿虽然同意就东云级战列舰出售问题和英国进行谈判,但是他是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与英国人进行讨价还价的机会的,至于德国方面他已经准备了更好的“礼物”——说实在的,谭延闿并不看好德国海军,即便德国海军的无畏舰数量与英国拉相差并不是很悬殊,但是这不意味着德国海军就能够战胜英国海军。就战略上谭延闿更希望德国的陆军发挥其百分之一百二的能力,让英法俄在欧洲地面战场上充分的被“放血”,为此他准备安排一次军事演习给德国人看看什么是真正的“陆军地狱”,其中的几样产品就是推荐德国陆军装备的武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因为中国拒绝出售东云级战列舰给德国带来的不快。
从鸦片战争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不过中国的思想变革却一直没有多少起色——并非是思想界的变革没有发生,而是在谭延闿看来他超乎寻常的推动了历史发生了转折,这种转折仅仅限于国家实力层面上,对于中国百姓思想观念,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变并没有起到转折性的作用。
谭延闿对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并不排斥,他也不认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