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开端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现在这样的大宗秘而不宣的交易,中国提出只能使用黄金或是美元来做为结算,或者是德国拥有的让中国感兴趣的技术专利和以物易物的方式从德国进口中国所需的各种工业品,这让德国非常的不爽,但出于目前的局势德国并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在德国看来欧洲的局势是对其不利的,能够在远东争取中国这样一个盟友是非常有价值的,尤其是在美国动向不明的情况下,争取中国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在协约国联盟中也是如此——虽然中国和美国的政治制度看起来差别并不是很大,但是中国中央政府权威明显要比美国重的多,而中国的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独裁者,是战是和有九成的权力都是握在谭延闿的手中,而不像美国那样权力在国会的手中。
    讨好一个人总比讨好一群人要容易的多——这是欧洲正在面临战争的双方最直接的想法,美国孤立主义的盛行让欧洲颇感无奈,美国和英法之间的恩怨也是摆在纸面上的,并不是这么容易消除,算起来美国人记仇的心理远比中国厉害的多。
    中国和美国相比,也许工业程度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是在尖端军事工业上,中国则更胜美国一筹。凡是在与军事沾边的相关工业方面,中国远不是美国所能够相比的,也许在罗斯福时代美国海军的长足进展让美国海军成为左右世界海军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但是在这个方面和中国相比,美国除了战舰建造的比较多些之外,根本无法和中国相提并论,况且中国的造舰工业若是马力全开的话,未必会比美国差,甚至是尤有过之也是正常的。
    所有人都意识到未来的战争不是一个国家所能够应对的,必须是数个国家组成集团向另外一个集团开战,但是很少有人会意识到这场战争也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够结束的,长时间的战争就意味着巨大的战争消耗,在这方面中国无疑是准备的最为充分的。
    德国和英国都根据自己手中所掌握的情报对中国的战争潜力进行过详细的评估,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出一个结论——现在中国一线正规陆军数量在一百四十万左右,但是拥有相对比较完善的预备役制度的中国,可以在三个月内组建装备两百万以上的庞大陆军,十个月可以组建规模更加庞大的陆军。这除了中国人口数量众多这个可观因素之外,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战争潜力巨大,虽然中国的工业水平只能算是世界中上游的样子,但是综合实力的表现让所有国家都不认为自己能够在陆地上挑战中国,尤其是对中国进行大规模全面入侵战争,这根本是不可能赢得胜利的。
    时间进入1914年之后,随着欧洲上空的空气越来越凝重,中国的军火贸易却是捷报频传,仅仅第一个季度中国的外贸出口总额就达到了1913年上半年的水平。中国各地规模大小不一的工厂全是在开足马力生产各种工业品,这也继续拉动中国成熟的造船工业的产值,相应的工业发达兴旺拉动了劳动力需求,农村人口和地主资本开始自主的向城市和工业转移。
    从1908年开始,中国的工业财政收入超过了农业,从宋朝开始近一千年来中国再次将农业收入置于第二位,做为一个农业立国的传统国家而言,这种成就无疑是非常了不起的。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也给中国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的基本国策开始发生转变,工业开始反哺农业,中国开始在一些地广人稀的省份实施取消农业税试点。
    虽然说中国获得了真正的民族独立,并且在国计民生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中国还算不上是富足,取消农业税之所以在北方地广人稀的省份和南方诸如云南、贵州、广西等省份实施,并不能推广到全国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一点。西南三省多山地,三省的农业产出虽然不是一个小数,但无法对全局产生多么严重的影像;东云、新疆等省份地广人稀,施行这样的政策也是有利于移民,并且巩固国家边防——不停的向北移民,有多少算多少,这是当前中国最主要的事情。
    向北方移民事关中国以后数十年的国防安全问题,当然现在已经是没有皇帝的时代了,谭延闿更不会像明初的统治者那样被底下的官员糊弄,这移民每个环节都有严密的控制,以保证移民不会有草菅人命的现象出现。虽然中国和俄国已经签署了安全互信条约,双方都削减了边界驻军数量,但是现代战争已经和古代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支持下,一万军队和一百万军队都是一个样的。
    中国已经在北方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铁路网,只要谭延闿一声令下,三个月之内保证百万陆军如同洪流一般碾过西伯利亚和中亚。俄国在北方边界没有构筑任何永久国防工事,这也是因为中俄边境线恐怕是世界上最长的边境线的缘故,同时也是因为俄国在九年前的那场战争之后国力大损,庞大的帝国已经不堪重负,根本没有实力修建针对中国的永久国防工事。
    为了表示诚意,中国也没有修建永久国防工事,不过在迪化、乌里雅苏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