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分红利润,这也就保证了铁路公司不是政府的提款机,铁路公司也可以有了政府分红的资金用于投入铁路建设。至于未来四十年后,谭延闿不能保证铁路公司还会像现在这样赚钱,同时铁路公司总归是要面临上市问题,股东,尤其是小股东在疯狂的股份价格升值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发生股权变化,这就不是他所能够把握的了,总归在漫长的时间中,所有现在持有铁路公司股份的人都会赚钱,这中间同样包括政府。
不过在这次交易之后,伍轩仁代表谭延闿召集天津、上海和广东的巨商在上海召开会议,会议的结果是诞生了“中国南方铁路公司”,公司的第一个项目便是承建粤汉铁路和从上海至广州的沪粤铁路。中国政府还会拨出一千万两白银入股占据百分之二十的股权,谭延闿本人入股两千万两为百分之四十,其余股份被小股东所瓜分。未来的中国南方铁路公司将完全会以商业化的方式运营,如非董事会决议,政府不得扩充股份比例——谭延闿和伍氏家族控制着百分之五十的股份,没有他们俩人的点头,这家铁路公司永远不会像北方铁路公司那样走向“国营化”。
所有的交易都是谭延闿一手策划,他不会让自己的合作者吃亏,更不会留下政府和大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铁路是国家的命脉,让国家资本介入已经逐渐形成气候的铁路公司,也是保证了政府日后和商人资本的合作基础,对政府而言更是“强制”其每年必须要对铁路的投资。
经过这一番的交易之后,中国将会开始新一轮的大规模铁路建设,在北方以郑州为中心不同于纵向的京汉铁路,将会横向修建一条从济南开始经郑州、西安最后终点为兰州的大铁路,除此之外还有北起山西大同经太原、辽州在彰德与京汉铁路向连接,同时也会有从太原直同北京的铁路。南方则是从上海至广州,还有一条便是策划了十几年的粤汉铁路——政府将会为中国南方铁路公司提供武力支持,所经省份如果受到任何刁难,便是政府出兵的理由。
中日两国的赔款问题也在各国列强驻华外交使节中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公使团内部也因为各自国家的利益而对中日赔款产生的两种态度。英国为了扶植日本自然不希望赔款的压力过重,而德国为了发展中国这个潜在的远东盟友,自然是全力支持中国对日本的赔款要求。其实就算是英国自己也很矛盾,英国船厂里面有日本订购的两艘战列舰和两艘装甲巡洋舰,总价值近三百万英镑,可以说日本不能取得像六年前那样的大胜,要挟中国获得巨额赔款,日本就无法支付战舰款项。
如果将三百万英镑折合成白银的话,就是两千万两白银,显然以日本当前的经济情况,就算中国不要求赔款,日本也是无法支持战舰款项。同时日本从甲午年大战结束到现在,因为其国内经济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加之中国在纺织品和生丝出口方面的打压,日本从英国的借款已经超过了六千万两白银,英国国内银行是不会再贷给日本哪怕一个便士。
谭延闿公开宣称如果满足中国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要求,那中国将会从所获得的战争赔款中抽出款项代替日本购买英国为日本建造的四艘战舰——尽管通过实战证明,中国的龙旗号和自产的靖海级装甲巡洋舰分别对这四艘还在港口中的新舰形成决定性优势。中国肯花大价钱甚至是亏本来购买这四艘战舰,其出发点无疑是从限制日本海军规模的角度来考虑的,这不是白银或是英镑可以衡量。
作为战胜国,中国在这次谈判中占据了绝对优势,不同于甲午年中国即便战败也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日本受限于其资源贫乏国力贫弱,这一次战败几乎就等同于断掉它未来二十年的国运,考虑到日本政府身上的债务负担和国内经济被英国所把持,它要想恢复元气的时间还要更加漫长。
英国用朱尔典换走了窦纳乐,但是对窦纳乐联合日本牵制中国的方案也是举棋不定,涉及到三百万英镑的商业交易,英国国内也引发了很大的争论。以承建商维克斯公司和阿姆斯特朗公司联合起来向英国政府施压,促成中国对日本的赔款要求——日本无论采用任何一方的赔款方案,都意味着这四艘战舰发包流产,虽然有南美的阿根廷等国家因为冲突是个潜在的买家,但都比不上中国这么明确,况且南美国家也没有这么大的财力一下子便可以订购四艘战舰,而且因为中日海战南美国家对于旅顺造船所的产品似乎也表示了一定的兴趣。
联合日本牵制中国的方案是窦纳乐同日本方面单独做出的方案,英国政府对此本身就有很大的疑虑,而中国政府也发出了两国联盟以抵制俄国渗透的要求。显然同窦纳乐的方案相比,中国政府提出的联盟方案似乎诱惑力更大,虽然中国政府以英国归还其关税权为代价联合英国对付俄国的压力,但是相对于英国在华利益受到更加强势的保障,从英国首相往下都认为放弃窦纳乐的方案对英国更为有利——应该说索尔兹伯里和窦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