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谋河西(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争,一方面他努力行善,在民间谋取好名声,另一方面,他广交墨客、兴办书院,以取天下士子的心,但更重要的一点,是他将自己牢牢地和杨家绑在一起,无论逢年过节给杨家巨额供奉,还是生意、官场上利益共享,他都竭尽全力。
    在李隆基面前,他低调隐忍,使李隆基在朝政上看不见自己的身影,可又能时时听到自己的名字,功夫不负有心人,李隆基日渐衰老,他的目光又慢慢放到这个长子的身上,这是一个有耐心的儿子,或许能在自己百年后继位,于是,在正月初二万邦朝觐仪式上李隆基便让他扮演了一回太子的角色,在随后的几天里,无论是新年宴会还是边将述职,李琮屡屡露面,俨然就是一个储君的姿态。
    已经吸取教训的李琮越到紧要关头,他越是小心谨慎,虽然父皇已默许诸王可与百官往来,但李琮依然格守旧制,所有来给他拜年的官员一概不见,所有贺礼均统统上缴,在他现在看来,没有任何事比他迈向储君之位更重要。
    今天是正月初六,昨晚李林甫病逝,他和所有皇室亲王一样,都及时送去了悼词,但人却不能去,这会引起不必要的议论。
    李琮哪里也没去,而是将自己关在书房里苦读史书,院子里不时传来他琅琅的书声,‘......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据说李亨为太子时,父皇在他身边安插了人,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父皇掌握之中,那自己身边有没有探密者,这暂时不得而知,但为了谨慎起见,李琮依然要摆出一副上进的姿态。
    读诵了约半个时辰,他心里烦乱,丢下书来到院子里,随手拾起一块胡饼喂食池塘里的鲤鱼,可心里却在想着安禄山之事,安禄山有反意,他也有所耳闻,但安禄山是支持他为储,这让他十分为难,朝中大臣的支持固然重要,但地方上的支持也不可小视,尤其是掌握军权的几大节度使,他们的态度犹为重要,安禄山、张齐丘、哥舒翰、安思顺、李清、封常清、鲜于仲通,若得一半以上支持,那父皇再想立别人为储,就不得不三思了。
    安禄山无疑是资格最老,势力最大的节度使,李琮也知道现在已撼不动他,他的态度原本将直接影响父皇的最终决定,而现在,谁敢和他走得太近?
    到此,李琮就觉得一阵心疼,安禄山是下了好大的血本才拉过来,只一个谣言便成了泡影,他不由暗暗发恨,现在他手上只有一个势力最弱的鲜于仲通,还是看在杨国忠的面上才支持他,而张齐丘支持颍王李璬,哥舒翰支持永王李璘,而安思顺则支持延王李玢,诸亲王众人各取其一,皆不肯为人后,至于北庭封常清,有消息说他竟支持自己的兄弟李琬,也不知真假,最后只剩下新贵李清一人,这几年他西域风光无限,父皇屡次加赏,现在他竟已成为仅次于安禄山和哥舒翰的第三大节度使,所控制的势力范围甚至还超过前两人。
    李琮叹了口气,李清原来是支持前太子李亨,现在李亨倒台后他态度不明,永王拉他几次也没有成功,
    如果能将他引为己用,这个念头一起,李琮便摇头苦笑,怎么可能,自己屡次刺杀于他,早已仇深似海。
    正思量着,一名家人快步走来,手中拿着一张拜贴,李琮眉头一皱,斥道:“我不是说过,我谁也不见吗?为何还要拿贴过来!”
    那名家人战战兢兢道:“我也这样说,可他却道王爷必然会见他,我只得拿来。”
    “我必然会见他!”李琮一阵冷笑,“他是谁?杨国忠还是陈希烈?”
    “是安西节度使李清。”家人低低声道。
    “什么!”李琮霍地站起来,手一抖,半只胡饼掉进池塘里,他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一迭声道:“快请!请他到我书房。”又想了想,他一把推开家人,亲自向大门跑去。
    “大将军竟然光临鄙府,让人想不到啊!” 李琮满面春风迎出大门,他见李清面带微笑,心中更是激动,上前拉着李清的手连连感慨,“大将军荣升,小王几次想去府上祝贺,可又没那个胆量,却没想到大将军会来我这里,想不到!想不到!”
    他一连说了几个想不到,喜悦到头,心中却又升出一丝狐疑,李清与他宿怨未了,今天来他府上该不会不安什么好心吧!
    李清就象看透了他心事似的,向他拱拱手,微微笑道:“无他,明日便要返回安西了,今天特来拜访一些旧人。”
    “旧人?”李琮一愣,自己应该是他旧敌才对,心中胡思乱想,但礼数却不能丢,李琮又抓住李清的手腕,向府门里拖,并笑道:“大将军选这个时辰来,明显就是来打我秋风,我还藏有一瓶百年高昌葡萄酒,正好与君共饮。”
    “那就打搅殿下了!”李清也不客气,随他进了府门,李琮将他让进自己书房,并命人准备几样小菜,他踮脚从橱柜顶上拿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