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后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性的威胁,李隆基现在还不会动他,还要利用他向西扩张,至少在解决安禄山造反威胁之前,他应该是安全的。
    不过他和李豫卷在一起,恐怕事情又多了变数,人是很复杂的,虽然李隆基对李清的安排是辅佐将来的新帝,但他又设了许多框框,不能领军,只能在朝中为官,更重要的是他必须在新帝即位以后,才能施展才华,而决不应是现在。
    高力士心里掠过一道阴影,他已经隐隐觉察到了李清和李隆基之间潜伏着一种冲突的趋势,他心里深深感到了忧虑,恐怕这个新储君的东宫之路也不会那么一帆风顺。
    想着,马车渐渐停了下来,兴庆宫到了,高力士下了马车,早有小宦官跑来禀报,皇上正在召见哥舒翰。
    高力士快步走进李隆基的外书房,这里坐有几个待召的宦官,最上首一人赫然便是鱼朝恩,见高力士进来,大家纷纷起身行礼,只有鱼朝恩坐着不动,闭着眼,似乎在打盹儿。
    高力士冷笑一声,也不理他,回头问道:“皇上身边谁在伺候?”
    “回禀阿翁,皇上在单独接见哥舒翰,没有人在身旁。”
    高力士点点头,指挥几个宦官道:“你们也别闲着,再去升几个火盆备用,皇上召见完哥舒翰,立刻就要换了。”见几个宦官要跑,高力士又叫住他们,“记住,放八根碳,燃过六分便要换根新的。”
    说罢,他斜睨一眼鱼朝恩,轻轻哼了一下,意思是说,‘凭你就能取代我吗?差得远呢!’
    鱼朝恩似乎什么也没看见,他依然闭目不语。
    片刻,门开了,“微臣告退!”哥舒翰躬着腰慢慢退了出来,眼里闪烁着得意之色,左相兼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得到了最大的彩头,这可比他礼部尚书的底线高了不止一筹。
    鱼朝恩一下子睁开眼,他刚要起身,高力士却一步抢先进去,紧接着,几个宦官抬着火盆跟进去,将鱼朝恩阻挡在外。
    房间里,李隆基仿佛大病初愈一般,头仰靠在椅背上,眼皮轻轻耷拉着,显得疲惫不堪,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终于解决了哥舒翰的问题,这也使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新的陇右节度使他也不准备再派大将,就采用河西和朔方的模式,由亲王遥领节度使,节度府长史掌权,由几个节度副使各自领兵、互相节制,这样就去除了藩镇独大的局面。
    接下来,就该向安禄山摊牌了,李隆基嘴角漾起一丝冷酷的笑意。
    “陛下,老奴替你松松筋骨!”
    是高力士!李隆基微微睁开眼,嘉许地笑了笑,老人就是老人,知道今天晚上不同寻常,还从家里特地赶回来。
    高力士轻轻地给他揉着太阳穴,不轻不重,力道恰到好处,他明显地感觉到,李隆基的肌肉在慢慢松弛。
    “陛下年纪也大了,不能再象刚即位的那会儿熬更守夜地处理朝政,需要多休息!”
    高力士语气轻柔地向李隆基讲述四十几年前的往事,“我还记得陛下做临淄郡王那会儿,雄姿英发,连则天皇帝都连连赞叹,此乃吾孙第一人,先帝更是逢见年轻人便嘲笑,差我家三郎太远,陛下还记得吗?”
    “真难为你了,这些琐碎小事还记得!” 李隆基有些感动道:“一晃已经过了五十年了,我们都老了。”
    “不!陛下不老,奴才才老了。”
    李隆基轻轻地拍了拍他的手背,表示理解他的善意,过了一会儿,他忽然问道:“内侍,你说朕让哥舒翰作左相、户部尚书是不是太高了?”
    高力士微微一惊,左相是陈希烈,户部尚书是张筠,现在都在位,难道皇上要动他们了吗?他略一思索便明白过来,李隆基要动的人其实是庆王李琮,李豫即将进京,李琮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不仅如此,凡这一年来和他交往甚密的人,李隆基都要一一收拾,在他那份名单中,陈希烈和张氏兄弟都是排在前面的人。
    但李隆基现在在等他的回答,不容他细想,高力士微微一笑便道:“陇右的哥舒翰虽小,但他是一只随时会袭人的野狼,而现在哥舒相国虽大,却是笼中病虎,掌握在陛下手中,就算让他做右相又有何妨?”
    听了高力士的回答,李隆基满意地点点头,“内侍深知朕的心,朕就是这样想的,不过安禄山虎视眈眈在旁,朝廷布局的步伐不能迈得太大,所以右相朕暂时不想动,等平息了安禄山再说,还有李清,希望他能好自为之。”
    “陛下,李清昨日来长安了。” 高力士终于瞅到机会,开始慢慢引导李隆基的思路。
    “哦!”李隆基一下子坐了起来,眼中疑狐不定,“他来长安做什么?”
    “老奴是听嗣宁王所言,他护送广平王进京,但疑惑陛下的圣旨,便来找李亨,请他和陛下确认圣旨的内容是否真实。”
    “他现在人呢?豫儿现在在哪里?”李隆基的松弛状态已经完全消失,此事和李亨之死必然有关系,他的腰挺得笔直,目光炯炯地盯着高力士道:“广平王接到的密旨是什么内容?”
    “陛下,听嗣宁王说,广平王接到的旨意是皇上命他出使大秦,相约共击大食,他与李清都认为这不可能,便进京求证,现在他们都在陇州,听说广平王病了。”
    说到这里,高力士从怀中取出那道密旨的信皮,又继续道:“李清来找李亨探听消息,那道密旨已经给了他,现在只剩一个信皮。”
    “出使大秦?”李隆基的眼眸猛地收缩成一线,他几时出过这样的密旨,现在他终于明白过来,为何安庆宗会突然死去,还有李亨的暴亡,这分明是一场大阴谋中的两个环节。
    刷地一下,李隆基凌厉地目光向门口的鱼朝恩射去,这道密旨可是他去传的,他究竟传到哪里去了?
    他刚要下旨拿人,门口忽然传来一个宦官的高调,“贵妃娘娘求见陛下!”
    话音刚落,一身素服、不施粉黛的杨玉环便闯了进来,她不敢靠近,远远地便向李隆基跪下,颤抖着声音道:“罪妾家门不幸,特来请陛下发落!”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