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4、冲锋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段时间统一结算给开发者。”
    “这期间,微讯充当的是一个担保方的角色,连接着平台开发者以及用户两方。”
    “最大的作用,还是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提高用户体验。”
    “接下来,我们会努力和开发者达成合作,并尽可能的引入更多网银支付接入,或者做更多……”
    “当然,这任道而重远……”
    “……”
    报道里。
    李琦很有条理地将整个支付体系的运转方式,解释了一遍。
    是的。
    其实说白了。
    这就是前期支服宝的模式……
    林木工作室手握最大的移动端平台以及最大的游戏平台。
    本来角色就是平台方。
    作为手握两个平台的公司,当然可以成为担保者这个角色。
    虽然两大平台,并没有淘宝的商户多,但开发者也不少了。
    而且手机端的平台上线后,各种应用都有。
    这就是林木工作室最大的底气。
    而这也是林瑶和系统奖励的移动支付建设方案中,认为风险最小的方案。
    因为无论如何。
    用户购买林木工作室平台上的应用或者游戏,钱都需要来到林木工作室的对公账户上。
    林木工作室不可能每天都跟开发者们结算。
    基本是一月一结。
    这时候。
    在这套本来存在的运转体系中,加个钱包系统,问题真的不大。
    因为用户的钱依旧是支付给林木工作室的对公账户,然后由林木工作室统一和平台开发者结算。
    这套体系下,就算林木工作室给某个账户余额调成一亿。
    那林木工作室也需要支付这一亿。
    因为这钱消费后,月底是必须结算给开发者的。
    至于给别人?不行。
    因为暂时还没开放转账。
    转出来?
    那对公账户就要出钱。
    说白了,只要微讯支付只限定于林木工作室旗下的平台。
    那林木工作室本身作为服务方,是没有将微讯钱包里的钱转换为真钱可能的,虚拟账户本质只是一张预付卡。
    当然。
    如果更进一步……那就不一样了。
    不过目前为止。
    林木工作室还没有更进一步。
    所以这个报道一出。
    几乎所有用户。
    都对微讯支付有了个大概的概念了。
    “原来如此,这就相当于充钱分批消费呗。”
    “大概是这个意思吧,我可能一年消费一千块买游戏,那年初充一千块,接下来一年都不用用网银了,直接就可以用余额购买游戏了。”
    “这怎么听起来那么像超市消费卡……”
    “本质上就是超市的预付卡,但对应的并不是实体的超市,而是网上的超市而已。”
    “风险还是有的吧,比如林木工作室破产……”
    “那也是开发者的事,而且你觉得林木工作室会破产吗?”‘
    “明白了,这其实挺好的,确实是比买一款游戏就用网银方便,直接输入密码就可以了。之前还只支持第一方,现在也开始支持第三方了,要是全平台支持,那就更方便了。”
    “牛逼牛逼。”
    “……”
    其实不止用户明白了。
    很多跟风的竞争对手,也明白了微讯的运转体系。
    但是。
    新的问题也出现了。
    那就是。
    林木工作室拥有‘超市’,拥有FutureStore和Vaporwave两大平台。
    他们没有啊……
    这也就意味着。
    他们不能用同一套方案,因为玩不转。
    你总不能自己也搭建一个平台吧?
    这也不现实。
    更何况也没人用啊……
    所以。
    唯一的破局办法,就只有……单独跟开发者和银行商量了。
    让银行接入,让开发者的应用或者游戏,接入自己的支付体系。
    自己成为清算方。
    而这,就不是一个东西了……
    微讯支付还是在自己平台内部玩。
    而他们现在更加一步。
    更加接近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了……
    他们直接开始了冲锋!
    不是没人想到。
    林木工作室前期那么谨慎,是为了让其他人先冲……
    但有些东西能想到,并不代表就要放弃。
    林木工作室这个报道,除了解释了微讯的运转方式外,还揭露了移动支付的本质,那就是类似超市的预付卡。
    而超市的预付卡……产生的冗余资金,可是十分庞大的。
    用户用第三方支付机构交付,钱是放在运营方的对公账户上的,而这,就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