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刃卷四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正彦拥兵迫高宗退位,立皇子,由隆裕太后听政,史称“苗、刘之乱”。在勤王兵马到达京都临安时,宰相朱忠靖(朱胜非的谥号)从中调护,使得高宗返正回宫。之后皇上发出诏文,任命苗、刘二人为淮南两制置使,命令他们率邻部队赶快去就任。这是朝廷希望他们快些离开京师。为此,苗、刘的党徒张达给他们出谋划策,让他们向朝廷请得铁券,然后才朝辞就任。于是,苗、刘二人拿着书札,来到朱胜非的堂上恳求铁券。朱胜非回头让堂吏取过笔砚,在其礼上批示,准备向皇上上书,给赐二人铁券,又令属下去查阅以往处理此等事的先例,依照先例执行。苗、刘二人大喜。
    第二天将要临朝时,郎官傅宿扣响了大臣等待早朝的待漏院大门,说有急事,朱胜非速命其入。进门后,傅宿说:“昨天我得到一份相府的堂贴,说是要赐给苗刘、将铁券,这可是个非常之典,现在能这样做吗?”朱胜非接过傅宿所持的贴子,回身和执政们一同秉烛阅读。忽然他回过头来问傅宿道:“以往可有过这样的先例吗?”傅宿说:“没有查检出来。”又问:“如果依照先例执行,这种办法怎么样?”傅宿说:“不知道。”朱胜非又说道:“既然这样,可以给他了吧?”执政等人都笑了,傅宿也笑起来,说:“反正他们已得到了。”于是走了。
    停胡客供
    唐因河陇没于吐蕃,自天宝以来,安西、北庭奏事,及西域使人在长安者,归路既绝,人马皆仰给鸿胪。礼宾委府县供之,度支不时付直,长安市肆,不胜其弊。李泌知胡客留长安久者或四十余年,皆有妻子,买田宅,举质,取利甚厚。乃命检括胡客有田宅者,得四千人,皆停其给。胡客皆诣政府告诉,泌曰:“此皆从来宰相之过,岂有外国朝贡使者留京师数十年不听归乎!今当假道于回纥,或自海道,各遣归国。有不愿者,当令鸿胪自陈,授以职位,给俸禄为唐臣。人生当及时展用,岂可终身客死那?”于是胡客无一人愿归者,泌皆分领神策两军,王子使者为散兵马使或押衙,余皆为卒,禁旅益壮。鸿胪所给胡客才十余人,岁省度支钱五十万。
    【译文】
    唐朝天宝以后,因为河、陇两镇被吐蕃占取,所以安西、北庭等地前来奏事的,以及西域各国的使者在长安的,因回去的路被断绝,致使留居长安,其人马费用都是由主管外宾事务的鸿胪寺供给。对此,鸿胪寺下属的礼宾院又委派给由各府县提供,致使财政上不能按时付出敷项,这些人便经常拖欠货帐,使得长安城内的许多市场、店铺不堪承受此种恶果。
    李泌了解到,胡人客居长安时间久的已长达四十余年,他们都有了妻子儿女,买下了田产房宅,以典当、放高利贷获取了丰厚的利润,于是命人检查胡客中有田宅的,得到了四千余人,都停止了对他们的供给,这些胡客们便都到中书省来诉说告状。李泌对他们说:“这是上一任宰相所留下的弊端,哪里有外国朝贡的使者留居京师数十年不回归故土的!现在你们应当从回纥国绕道,或者从海道,各自都遣归故国。有不愿意的,应当向鸿胪寺陈述,便授以职位,给俸禄,为唐臣。人生应当及时地施展自己的才能,怎么可以在他乡客死终身呢?”于是胡客们没有一人愿意离归。李泌把他们都分配到了神策左、右两军中去了,他们中如果是代表国王或王子为使者的,授与散兵马使或押衙等官职,其余的皆为兵卒,使朝廷的禁军益发强壮了。这样,鸿胪寺供给的胡客只剩下了十余人,每年节省财政支出钱五十万。
    补儒士袭土官
    铸印局额设大使、副使各一员,食粮儒士二名。及满,将补投考者不下数千人,请托者半之,当事者每难处分。费宏为吏部尚书,于食粮二名外,预取听缺者四人,习字者四人,拟次第补,度可逾十数年。由是投考及请托者皆绝迹。
    土官世及,辄转展给勘,索赂土官,土官以故怨叛,轻中朝诸人。胡公世宁令土官生子,即闻府,子弟应世及者,年且十岁,朔望或有事调集,皆携之见太守,太守为识年数状貌。父兄有故,按籍为请官于朝。土官大悦服。
    (评注:不唯省临时结勘之烦,且令土官从幼习太守之约束,而渐消其桀骜之气,真良策也!)
    【译文】
    明朝始设的铸印局,是专管铸造印玺及官府印信的,定员名额设大使、副使各一人,另设二名领取官饷的儒士。这些人员任职期满后,想要替补而报考的人不下数千,其中请托者达半,使当事者总是难以处理。费宏当时是支部尚书,他让在二名儒士外,预先选取四名听缺者,四名习字者,然后按名次让他们依次递补,这样循环一次可达十数年。从此后投考者及请托者都绝迹了。
    明代的土官是世袭的,届时,各级官吏对他们总是转展勘问,肆虐索赂。土官们为此久生怨叛之心,并且以此轻视内地朝中诸人。胡世宁令土官生子时,就要报知官府。要承袭其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