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传说也是盘古的某个“部件”所化。只要能到成功登上不周山之巅,就算是凡人,也能到达天界。
妖族的太一与帝俊就是率先带领族人登上不周山,占据天界,所以才自立为天帝,有傲睨众生,统治各族之意。但同样强势的魔神族怎肯服气,经过一系列事件使矛盾的激发后,大战终于开始。结果妖族二帝寡不敌众,在五仙山决战时,与八大魔神同归于尽。
大战过后,祝融与共工作为幸存者,回到族中,率领残部,将失去首脑的妖族大军完全击溃。虽然魔神一族也损耗极大,但终是获得最后的胜利。
然而,原本因为有共同外敌而暂时摒弃前嫌的两大魔神祝融、共工在击败敌人后,却在一件事上,发生了分歧。祝融力挺魔神族取代妖族入主天庭,以强大的力量,奴役天下各族,自己则称天帝。
共工认为世间之事,有盛有衰,若太过仗恃力量,只会走上妖族的老路,难免有败亡甚至灭族的一天。共工的主张是要想让魔神族长盛不衰,须得创立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将魔族、妖族、人族等各族完美地融合。双方各有支持者,一度争执不下。
祝融性烈如火,好勇斗狠,又热衷权势,素来与性情相对恬淡的共工极为不合,此时更是怀疑共工要谋夺他的权力,以独霸天帝之位,心中怀恨,开始施手段暗害共工及其部下。共工也非坐以待毙之辈,当即展开了还击。
祝融执意要效仿妖皇自立为天帝,让整个天下成为魔神族乃至他的奴隶,故而决心消灭共工这个绊脚石;而共工则坚信只有击败祝融,才能实现他的理想,使魔神族真正地发展繁衍下去。双方的矛盾终于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最终演化成一场惨烈的内战。
经过大战后的魔神族原本就元气大伤,怎经过得住如此内耗,一时损失惨重,最后两大魔神决战于不周山。共工的力量本与祝融不相上下,属性更是相互克制,但在仙山妖族一战中,所受的伤要比祝融更重,故而最终落败于祝融之手。
共工悲愤之下,拼着身陨,将大地与天界连接的不周山撞毁,几令天地翻覆,自此,除非有大神通者或特殊法则掌握者,否则无法再进入天界。
祝融虽然战败了共工,但由于双方属性相克,所受到的伤害是寻常的数倍,致使体内的伤势更加严重。加之不周山被毁,以魔神族的现状,就算祝融恢复元气,除了他本人外,皆无法再上天界。祝融雄心落空,不由惊怒交加,终于不治而亡。
此时女娲挺身而出,以五色石之力修补不周山毁灭所造成的空间裂缝,立下大功德,并在舍命修补空间时,领悟了无上的力量,二者合一,终成混元道果,只是那“天”“地”之间的直接通道从此也不复存在。
天地分隔后,鸿钧道人法踪终于出现,正式划分天地位阶。有一人乃赤阳之气而生,名昊天,封为上帝,而玄阴之气所化女子则为天后,名金母,赐二人天位之力,执掌天界。下封有缘之人各修神道,辅佐帝君与天后,此二人正是现在的昊天上帝与瑶池金母。
张紫星听到这里,心中对杀劫又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或者叫推测。算起来,魔神大战,天地分界,应该是上一轮的杀劫。上一轮杀劫中,天地的领域虽然划分开来,但天庭神仙的位置和数目并不尽人意,只是一个大略的“框架”。而天下间玄道昌盛,修炼者数目众多,各具神通,自是不归这名不副实的天庭所管辖。
如今通过封神之战,筛选福缘根性者,重列神道,立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各司其职,更有肉身成圣与成就仙道之人。这一来,可正天庭管辖之职,使天下玄道俯首,建立一种新的“管理”秩序。这或许才是这场杀劫的最大意义。
打个比方,在一个国家里,几代帝王均是残暴不仁,使民怨四起,终于激发了起义,直至推翻旧制,建立新的朝代。这种朝代兴替,就是势之所趋,无法避免。杀劫亦是如此,在天道中,某种规则的弊端积压一定程度后,必定会打破重来,创立新的、更合理的规则或秩序,这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一念及此,张紫星对圣人们的一些举动和行为也明白了许多,严格地说,他们是利用杀劫而争夺气运或利益的大投机者,而他目前也要做一个投机者,目的就是让自己和爱人平安度过这场不可避免的杀劫。在这奇异而微妙的天道规则中,作为人界天子的他,注定就无法躲避,而且还属于弱势(即将被颠覆)的一方。就算是用克隆人替代,避得一时,最终也是无法逃过劫难,就如同姜文蔷众女一般,这次在虽然以替身侥幸躲过一劫,难谁敢保证她们在下一次难以预料的事件中,是否还能有如此运气?
既然他已经明白了杀劫的本质,那么具体就看他这个小投机者,如何去“投机”了。这时,刑天的故事已经讲到了黄帝和蚩尤之战。
蚩尤是后来魔神族九黎一支所诞生的新一代天才,拥有绝佳的天赋与强大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