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分陕西 谋河套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秦王府的工厂,享受极多的福利政策。
    那可是金饭碗,当上工人就一辈子不愁了。
    其中的精英人才,还能更进一步,成为一名官员。”
    “这就好,这就好。
    我没其他的东西,就只有钱。
    我相信钱财足够,肯定能打动一些人。”
    杨文才和丁万年聊着天,他们看到城外涌来了好多工人。
    每一名工人,都扛着一麻袋东西,他们眼神警惕的看着四周,怕别人抢他的东西。
    “丁老哥,这些人是怎么回事,表现的这么奇怪。”
    丁万年激动的说道:“这是冬小麦的种子。
    这个月秦王府农场种植的冬小麦大丰收。
    很大一部分冬小麦,已经当军粮运走。
    农民们听说冬小麦的情况,他们害怕冬小麦都被用作军粮,就托人帮忙买一些冬小麦。
    作为种子,今年冬天种植冬小麦。
    还好四川很少有地方种植小麦,要不然会出现更大的抢购潮。”
    杨文才也感慨的说道:“冬小麦这个事,我在报纸上看到过。
    当时就被震惊了,谁能想到夏天还能收小麦。
    这就是秦王殿下,给我们带来最大的祥瑞。
    秦王殿下真是天降圣人,带领我们来到盛世。”
    他们正聊着冬小麦相关话题。
    城门处有一辆飞驰的马车跑在水泥路上。
    上面印着邮局两个大字。
    车上插着一面军旗,代表这辆车运输军队相关的东西。
    车上围了一圈大红花,证明这是运输捷报。
    在街上巡逻的巡捕,看到这种情况,立刻疏通百姓,给这辆车让开一条道路。
    ………………………………
    苏河在凌云殿,召集文武官员。
    “北线统帅苏虎发来捷报,第三军、第四军和近卫军,已经全歼陕西内的明军,占据整个陕西。
    整个陕西明长城,还有陕西与山西、河南接壤的城池关隘,全部被我们掌控。”
    苏河说完捷报的内容,凌云殿内响起热烈的欢呼声。
    文武官员都知道,苏虎这一路取得胜利。
    大明对他们四路的重兵围剿,就宣告失败。
    占据陕西,他们的战略空间会变得更广阔。
    苏河又通知了几件喜事,表扬一些尽职的官员,通报几个贪腐官员的处理。
    这次凌云殿大会议就结束,苏河留下王仲策、李凤鸣等人。
    其他官员都退出凌云殿。
    苏河让秘书端来大沙盘,这上面是陕西和长城之外的地形。
    他用小木棒,顺着第三军和第四军掌控的地盘,画了一道线。
    “我准备把陕西分一部分出去,分别成立陕西省和甘肃省。
    甘肃省首府定为兰州,咱们商议一下,陕西和甘肃的巡抚人选。”
    苏河拆封陕西省,一个原因是陕西太大,地形又复杂,不太好统治。
    四川比陕西还大,但有完善的水系,交通方便更利于统治。
    甘肃和陕西今后的定位也不一样。
    甘肃省扼守河西走廊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苏河兵力足够时,他肯定要重新打通丝绸之路。
    河西走廊地区,不只是游牧民族南下的重要通道。
    它还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汉朝通过煌煌军威,汉军打出一汉当五胡的战绩。
    大汉铁骑杀的西域人头滚滚,打通了丝绸之路。
    东汉末年,汉朝衰落,没有办法通过武力维持丝绸之路。
    导致东汉朝廷缺钱,皇帝都穷到卖官,黄巾起义爆发。
    大唐也是靠大唐铁军打下西域,他们与大食人决战西域。
    有丝绸之路提供的资金,大唐手工业极其发达,百姓也过得很幸福。
    武周登台,强于内斗,弱于外战。
    导致西域地区形势发生逆转。
    大唐丢失丝绸之路,洛阳长安的手工业渐渐凋零。
    洛阳长安等西北地区,也失去了经济中心的地位。
    大唐就只剩下东南地区,这一个经济中心。
    黄巢起义爆发,搞乱了大唐最后一个经济中心,唐朝只能灭亡。
    甘肃地处河西走廊,联通的中原和西域。
    西域那可都是华夏自古以来的领土,绝不能放弃。
    甘肃会一直加强军备,成为一个以战争为主的省份。
    拿下河套地区后,陕西就变成一个内陆省份,可以作为西北的大后方,安心发展经济。
    王仲策是内阁首相,对于各地的巡抚,这里只有他,有推荐的力。
    “秦王殿下,甘肃巡抚我推荐寇白歌。
    他在汉中郡知府的位置上做得很好。
    本人又是山东军门出身,对军事非常了解。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